周武忠:重塑地格,宜居宜游在莘庄
(2017-08-04 23:48:41)
标签:
城市地格闵行区莘庄宜居健康城城市旅游 |
周武忠:重塑地格,宜居宜游在莘庄
网易记者
2017年4月8日,上海交通大学创新设计中心成立,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相关院系的师生共200余人出席成立大会,共同见证交大设计学科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时刻。
作为首批入选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之一的上海交通大学,是上海南部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力量。随着“双创示范基地”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交大进一步明确了示范基地建设的路径图和时间表。举全校之力成立的创新设计中心,不仅是双创计划的国际服务中心、设计学科建设的国家实验平台,也将为驻地闵行的发展提供更加优质而便捷的服务。
随着设计中心的逐步建设与落成,网易特意趁着学校暑假期间对上海交通大学创新设计中心主任周武忠教授进行了采访。
重塑地格
谈到闵行特别是莘庄地区的建设,周武忠开门见山地告诉我们,莘庄应该挖掘历史文化,梳理自然地脉,确立城区地格。他说道:“一座城市或一个城区应该有它的地格,那样才会使城市有其个性与特色;就像人总要有品格一样。”我国城市面临的问题之一就是千城一面,这是不尊重地格、缺少整体设计造成的。所以,现在国家提倡“城市双修”,即生态修复、功能修补。闵行需要深挖历史,研究地理,重塑地格,形成高品位、易传播的城市形象。
从世界优秀旅游城市来看,经验之一就是要重视滨水景观的建设。上海现在也在重点规划建设苏州河与黄浦江。提及创新设计中心所在的闵行,周武忠为我们科普道:“莘庄,因莘溪而得名,莘庄的来历就是跟莘溪有关的。”而我们现在很少有人知道莘溪,也无从看到莘溪这样有着地域特征的自然景观。
周武忠告诉我们,闵行这个地方还是很有文化的,只是原来强调发展工业,忽视了文化景观建设。莘庄也发展了那么多年,现在正好趁城市转型、两个美丽建设良机,好好研究下我们周遭的风土人情,重塑城市地格,把一些历史和文化元素能够上升到精神价值的高度,创新设计具有标志意义的城市文化景观。这样的文化和景观才会是有持久性和生命力的,地脉和文脉相结合相融合形成的一个整体的风格就是他所谓的“地格”。
宜居宜游
“在我的印象中莘庄以前就是上海县的县城莘庄镇,在90年代中期以前是比较偏的。随着地铁一号线开通以后,这个地方开始大建设大繁荣。” 在十几年的发展中,莘庄作为率先建设商品住宅的区域之一,在当时的确吸引了不少人群购买和居住。闵行现在作为建设中的现代化中心城区,光有“宜居”的标准还远远不够。除了居住、工作、交通,城市的四大基本功能还有游憩。周武忠表示,在评价一个城市的指标的时候,除了宜居以外,还有宜业宜商宜学宜游,在这五个指标体系里面,宜居是最基本的,宜游是最高端的。
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原因,闵行在风景旅游资源上自然禀赋确实较少,但这并不影响把闵行打造成一座宜游的城市。周武忠说:“我们经常提到的旅游景区,在英语里叫做Tourist Attraction,Attraction实际上就是吸引物,囊括一个城市的所有方面,所以你要把一个城区建设成一个宜游的城市,可以利用或结合城市建设,开发好多好多的吸引物,建成一个完整的吸引物体系。”闵行宜游的对象不一定仅仅是停留在景区上,而是要着眼于打造整个城市的吸引物体系。
周武忠表示,自然风貌是城市景观很重要的一部分,除此之外,还需要重视“游憩”,也就是说,需要类似步行街、商场、办公楼间的休闲区域可以供人们购物游玩休闲。“当然也可以改造一些地区并增加一些休闲空间,甚至可以在建筑物上找吸引点,比如建筑的设计规划是不是可以更美观一点、功能空间更加完善一些。“布鲁塞尔的城市标志性吸引物就是一个‘撒尿童子’,扬州的五亭桥也很有特色;我们闵行是否也可以挖掘、植入一个象征故事,创新设计出一个世界闻名的小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