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式迷宫——苏州传统园林空间设计研究》序
(2015-07-16 23:48:15)
标签:
苏州园林空间设计周武忠序言邰杰 |
《旧式迷宫——苏州传统园林空间设计研究》
序
今天收到江苏理工大学邰杰副教授的来信,要我为其新著《旧式迷宫——苏州传统园林空间设计研究》撰写序言。邰杰是我在东南大学工作期间2009级的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学习勤奋,用功踏实,其博士学位论文《基于形式的景观艺术研究》思想独到,观点新颖,是一篇难得的优秀论文。他博士毕业后继续致力于景观园林艺术设计研究,取得了不菲的研究成果。这次由邰杰和另两位年轻学者合著的《旧式迷宫——苏州传统园林空间设计研究》一书,从“空间设计理论、空间设计实验、空间案例聚焦”三个层次解析了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经典案例——“苏州园林”,从图像学、人类学、建筑学、行为学等视角拓展了园林艺术本体的研究内涵,是继其博士学位论文后的又一力作。
苏州园林作为中国文人写意山水园的典型代表,它的造园理论和实践涵盖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诸多领域,一直是学者、专业人员的研究课题,关于苏州园林的研究成果颇丰。据中国知网检索,以“苏州园林”为主题的研究论文就有4538篇,除此之外,还有百余部有关苏州园林的书籍出版。如刘敦桢《苏州古典园林》、陈从周《苏州园林》、邵忠《苏州园林品赏录》、郭明友《明代苏州园林史》、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苏州园林风景志》、苏州园林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园林营造技艺》、苏州园林设计院《苏州园林》等等,这些专著从史料、营造、设计、品鉴等方面对苏州园林进行了系统的整理、论述和介绍,为苏州园林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运用图像学、人类学、行为学等跨学科理论,从“理论-实验-案例”三个环节对苏州园林的空间设计进行系统的研究,就我所见还是该方面第一部具有创新设计思想的理论著作,将苏州传统园林的空间特征描述为“旧式迷宫”也让人耳目一新!
作者认为,苏州传统园林有其浓厚的江南风情与风土特色,它是充满着“礼制”与“诗意”之人文精神而并存的园居空间形态。“空间”是苏州传统园林的内核与骨架,苏州传统园林整体空间形态强烈地体现了社会秩序与空间秩序的映照,在不同的空间区域内,由于人之空间需求不同从而导致了空间秩序之不同,体现了人对特定功能区域土地划分的偏爱。书中明确提出:住宅区域是“强调南北中轴线、规则整齐”的整体空间结构,而花园休闲区域的空间秩序却并非其表面形态所显现的“感性与随意”,隐藏在其空间形式背后有一个重要的设计布局规律即“放射环型”的隐性空间结构,它对整合该区域之空间整体性有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通览全书,作者主要通过空间图解的设计理论解读,如大量的计算机空间建模表现解析、平面图解示意等研究途径,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传统的古典园林研究方法,丰富了古典园林设计语言,具备相当的理论创新。同时,作者聚焦于“生活方式”与“图像文本”这两条研究主线,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苏州传统园林的研究视野,加深了对园林空间整体的认识,对现代园林和环境景观设计如何从传统经典中汲取营养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乐为序。
周武忠
2015年7月16日于上海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