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发:请把我埋在这春天里——合工大陈刚先生祭

(2011-04-17 11:53:15)
标签:

合肥工大

陈刚之死

教育体制改革

教育

    前几天在合肥,听说了合肥工业大学校团委副书记陈刚先生跳楼的事;刚才打开邮箱,在收到的《科学网》电子期刊首页上,新闻中心转发了《南方周末:合肥工大团委副书记陈刚之死》一文,详细阅读并进一步阅读了《为了理想中的合肥工大而献身——合肥工业大学陈刚遗书全文+其妻祭文》!特别是有位学生家长的祭文《请把我埋在这春天里——合工大陈刚先生祭》,让我深受感动!真是难得读到的好文章啊!现转发如下:

 

学生家长:

 

请把我埋在这春天里——合工大陈刚先生祭


  在这个合肥的春天开始烂漫的时候,陈刚先生一个人,孤独地走了,去往他心目中完美无瑕的天堂,留下了他年轻貌美的妻子,留下了他年幼可爱的女儿。

  得知这一消息,是我即将入睡的26日的深夜,其时,距离陈刚先生的离去已经整整3天了。儿子的同学打来电话,小心翼翼地问,李老师的丈夫姓什么?然后告诉儿子,你上网看看合工大的团委书记陈刚老师是不是李老师的丈夫。

  看到网上的发帖,看到网上的照片,我们全家眩晕、无言,这一夜,真的很长。

  陈刚先生安静地趴在地上,像一个睡着的孩子,地面上一滩血迹。往外是围观的人群,再往外是警戒线,警车、警察。

  刹那成为永恒,人妻已是遗孀,工大西门口,年轻的贤淑的李老师,手捧着遗像在祭奠谁?那瘫在地上呼天抢地的老人,又是为谁哀号?照片中,我没有看到他的女儿,两个祖国的辛勤的园丁,再也保护不了年幼的心灵。

  我没有见过陈刚先生。有一次家长聚会,妻子回来说,李老师的男人个子高,长得很帅气,总是笑。直到这次,网上挂出了先生的人生履历,且在人生履历中加了“短暂而又绚烂的”作为定语,才知道陈刚先生年纪轻轻,就是工大的硕博,最年轻的校团委副书记,可谓前途无量。

  遗书《为了理想中的合肥工业大学而献身》,是一封与现行教育体制的宣战的檄文,也是另一封教育史上的《与妻书》。

  国人的觉醒,自五四始;国人的良知,自市场改革终。不敢设想,陈刚先生的死要是放在十五年前,会引起多大的波澜,我指的不是合肥,而是指全国范围。十五年后的今天,陈刚先生的死,被封锁在那道不过数十平方的警戒线内。这是合工大的悲哀,还是安徽高校的悲哀,抑或中国教育的悲哀,更甚者,或是中国国民的悲哀?

  少者缺乏正信,中者没有血性,长者泯失人性。

  是的,确实干净,血迹也风干了,泪水也干涸了,孤儿寡母也该回家了。

  由此,向往起蔡元培先生的北大,“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学者当有研究学问之兴趣,尤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近百年之后,大学居然真的是机关了,只是更进一步,没有“纯粹研究学问”罢了。百年之后,相较百年前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教授治校,人文荟萃,如今,呵呵,不说也罢。

  所以,陈刚先生的死,死得其所,但未死得其时。枉为先生遗憾。

  先生本可安安分分,听领导的话,跟潜规则走,副处当不在话下,厅局级将来也在意料之中。只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乃至冲冠一怒,以死殉道。于小家,抛妻别子,于大家,成全大义。

  先生一定想过,如果你走了,你的妻儿将从此成了孤儿寡母,一辈子孤苦无依。其实,先生真的很傻很天真,以这种极端的方式对抗不公,亲者痛、仇者快而已。事件平息之后,自然“他人亦已歌”了。

  “老婆,你是最好的、最棒的。” 当时只道是寻常,如今思之倍凄凉,李老师,先生轻轻地走了,留下了他十年恩爱。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夫妻修到这种份上,也可知足了。李老师,望自珍重。

  2011年的春节,曾经书写平民的神话,一对农民工沙哑的嗓音传递着经济社会残存的草根情节:

  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

  请把我留在,在那时光里

  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

  请把我埋在,这春天里

  陈刚先生将自己永永远远地留在了那风华正茂、青春勃发的工大时光里;陈刚先生永永远远地将自己埋在这姹紫嫣红、繁花似锦的庐州春天里。

  一个纯粹的人,一个真的汉子,一路走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