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声的诗 立体的画

(2009-03-18 10:49:50)
标签:

无声的诗

立体的画

盆景艺术

徐晓白

百年诞辰

纪念

扬州盆景

文化

无声的诗 立体的画

——纪念中国盆景艺术一代宗师徐晓白先生诞辰100周年

周武忠

    后天(3月20日)是江苏农学院(扬州大学农学院)教授徐晓白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日。扬州人都知道徐晓白先生是琼花教授,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贡献是在中国盆景艺术上。作为我国盆景理论的带头人之一,在对盆景艺术的历史、表现手法、审美标准、继承与创新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颇具影响的学术观点。1994年5月,荣获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授予的“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荣誉称号。2001年5月,荣获建设部城建司、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联合授予的“突出贡献奖”。徐晓白教授十分注重培养盆景人才,最早在高校中开设盆景课。并曾担任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第一、二届会长,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名誉会长。

    在国内,大学教授创作、研究盆景艺术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徐老可算是第一人了。盆景艺术本是徐老的业余爱好,但他一生孜孜以求,乐此不疲,早已变成他的专业。解放初期,在南通专区举行的首届农业展览会上,就曾展出过徐老制作的有人工瀑布的水旱盆景。徐老50年代迁居扬州后,瘦西湖公园多次展出过他的盆景作品。60年代初,江苏省首届花卉盆景展在南京玄武湖公园举办,其中盆景部分展出的,大部分是他的作品。在苏州拙政园举行的江苏和上海两地盆景联展以及全国第一次盆景展览会上,都展出过徐老创作的盆景佳作。徐老晚年,还不时有盆景新作,如《北国春回》、《枫桥夜泊》、《青云直上》等,至今陈列在他的院中。他对盆景的钟爱使得他对此倾注了毕生的心血。

    在徐晓白教授的眼中,盆景艺术是一门集科学、美学、文学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在上个世纪50年代,新中国首次花卉盆景会议在沈阳举行,徐老在会上首次提出“盆景艺术”一词,他指出盆景是自然美和人工美的巧妙结合,是立体的画、无声的诗。这一提法不仅得到了与会者的热烈响应,在徐晓白教授的整个盆景创作生涯中,也坚持为自制盆景赋诗:

 

题自制盆景(四首)

 

雪后寒林

何处访寒林,还来踏雪寻。

绝无萧瑟感,宁静是吾心。

 

枫桥夜泊

落月满霜天,枫桥正对眠。

姑苏城外寺,夜泊有归船。

 

奇峰独秀

耸立十分奇,应推别样姿。

一峰成独秀,我自欲心驰。

 

青云直上

烟水共氤氲,清鲜自逸群。

风光无限美,直上入青云。

 

    此外,徐老还经常为其他盆景作品题诗做赋。如,为其弟子赵君庆泉的水旱盆景名作《江干饮马》《秋江垂钓》《幽径归樵》《烟波缥缈》就题过四首诗。

    徐老不仅创作了诸多盆景精品,更是盆景艺术理论的带头人。据徐晓白考证,“盆景”一词始于明代,明人屠隆《考盆解录》里有“盆景以几案可置者为佳”。经过大量史料的考证研究,徐晓白提出了中国盆景“滥觞于汉晋,形成于唐,发展于宋元,兴盛于明清,近代一度衰落,今又复兴”,以及盆景“古代由中国传至日本,近代由日本传至欧美”的观点。这些观点几经证实,已成定论,为中国盆景的茁壮成长提供了不竭的营养。

    为了提升盆景艺术的学术水平,普及盆景知识,徐晓白教授撰写了大量盆景专著和论文。1960年全国第一次花卉会议上印发了他的早期著作《盆景艺术》。1981年参加了国家城建总局召开的《中国盆景艺术》一书评议会并担任了评议组长,同年主编了《盆景》一书。1985年主编了《中国盆景》,受到国内广大读者的欢迎。他还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了《怎样欣赏盆景》、《盆景艺术造型》、《山水盆景分型》、《发展我国传统特有的盆景艺术》、《中国盆景的流派》等论文。1988年春在全国盆景艺术家协会成立大会上,他作了《论中国盆景的继承与创新》的发言,提出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必须不断创新的号召,要求盆景作品体现强烈的时代精神,追求鲜明的民族风格,表现作者的个性,创造新技法,开发新材料。他说,盆景既是技术,也是艺术,技术是为艺术服务的,两者并不矛盾,因此,科学地、美学地研究盆景艺术应当从这两方面着手,进行系统的研究。他根据自己多年研究的实践,提出了“人工与自然结合,以自然为主;攀扎与修剪结合,以修剪为主;棕丝与金属丝结合,以金属丝为主”这一“三结合,三为主”的树木盆景造型原则。经过广大盆景工作者的实践证明,这样可以使造型技法简化,易于掌握,而且更加贴近自然,饶有野趣。徐老对山水盆景还提出了“布局适当,配置适当,组合适当,选石适当”的法则,并总结出“线条流畅,配合默契,造型完美,意境深远”的十六字诀。这些经验之谈,给广大盆景工作者和爱好者以很大启迪。

    多年的盆景实践生涯中徐老总结出这样的观点:中国盆景是世界盆景的发源地,而扬州则是中国盆景的起源地。不过,徐老生前对国外盆景发展迅速、大有后来居上之势不无担忧,曾在多种场合要求中国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还多次与笔者商议筹建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中国盆景研究所。徐老不遗余力地把中国盆景艺术推向世界,使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国内外得到它应有的位置。

    徐晓白教授的盆景艺术思想,不仅是扬州大学、扬州这座城市,也是我国园艺界的宝贵遗产,值此徐晓白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之际,作为园艺工作者,我们深切缅怀他为我国盆景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通过对徐晓白先生盆景艺术思想的研究与探讨,推动中国盆景艺术走继往开来、不断创新之路,使徐晓白先生不断探索的创新精神得到传承与发展。也希望扬州有关单位和部门珍惜徐老宝贵的“无形资产”,筹建中国盆景研究所,能够玉成其事,也算是对徐老毕生追求的告慰,以及对扬州乃至整个盆景事业的贡献!

    (全文发表于2009年3月19日《扬州日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