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曾辗转反侧地打算过离开轰轰隆隆的闹市,回老家,守一方庭院,两亩薄田,过诗意的田园生活。这到底是一时的遁世妄想,没有离开,反而更坚定地留在了这座物质文化最繁盛的城市。这城里有两处让我留恋的清净之地———居住地附近的野生公园和闹市区的图书馆。
这两处看似毫无关联的地方却因为读书而串成了生活的主线。不过在发现它们的美好之前,颇历了一些周折。
5年前搬到此地时是冬天,野生公园里光秃秃的。那时候,刚从校园里走出来不久,一腔激荡高远的心,这样的风物如何也入不了法眼,匆匆转了半圈便急急走了。此后,纵是上班下班路过,也不曾有闲心进去看看。
闹市区的图书馆则是我对这个城市充满好感的第一站。初衷都是美好的,欢欣地办了图书证,抱回去一堆书,搁置到生尘过期,却不曾细细翻阅。每天都在忙忙叨叨,却不知自己在忙什么。忽一日发现,呀,都过期该还了,才手忙脚乱着急忙慌地翻翻,失却了原本读书的清静之心。渐渐荒废了,后来干脆就退了卡,彻底成了一个远离书本的人。
可这样无我地决然扎入熙攘的红尘深处,活得并没有预料中的那样自得潇洒,反而越来越抓不住自己。时光是乏味的,日升日落,混混就过去了。
几年后,当经历过一些世事,初尝人世的酸甜苦辣后,我再一次踏进了图书馆,那熟悉的清静气氛和微妙的书香顿时让人特别清醒,觉得自己真正想要的不过如此简单。从那时,我开始了与书相伴的日子,遵从自己的内心,辞去了貌合神离、备受煎熬的工作,捡起多年前喜欢的文字,一心一意读书、煮字。
心,渐渐静下来,浑浑噩噩的日子变得像山谷里的溪水,清澈见底。也就是在这样看起来从心而活的日子,眼底又照见了另一处美好———居所附近的野生公园。那是在万物葱茏的夏季,我抱着书慢悠悠地在树荫匝地的公园闲晃,环顾四周,被翠生生的绿意裹挟,仿佛也成了一株自由生长着的植物。这野生公园大部分保持着原貌,人工的痕迹稀少,来凑热闹的人少,公园总是幽静的,听得见鸟儿展翅飞翔的声音。
很多时候,从图书馆里抱回的那些书,被我一本本又抱到公园里,找一个土坡,读书,看云,听鸟。
生活纵然千疮百孔,生命纵然如一袭华美的袍上爬满虱子,但底色终究是华美的。一叶障目,不见森林,活着若是总盯着那些虱子和疮孔,任谁也轻松不起来。每个人都是一株植物,都有属于自己的位置,而活着的方式却是自己选的。
我庆幸并永远感激书,它让我最终明白,要从心而活,寻找美好。于喜欢读书的人而言,其实隐于市、隐于野没什么区别。那强大的精神世界和细腻柔韧的情怀总能铺展出来另一个不同的世界。不是不美好,而是没有被发现。
作者:耿艳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