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霍瑞娟著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14年10月出版
定价:38.00元
看点
本书对图书馆所处的业态环境,包括所处的发展环境、工作方式、信息资源组织方式以及用户服务形式等作了系统深入的分析,对我国国家图书馆的社会职能定位转变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国家图书馆在我国图书馆体系中地位独特,是国家总书库,国家书目中心,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图书馆学研究中心,全国文献信息查询的最后一站。面对新一轮数字化浪潮的冲击,国家图书馆的战略定位模糊不清,这使得它常常成为图书馆界乃至媒体的热议话题。国家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区别何在?服务于领导机关与广大群众,孰轻孰重?国家图书馆是否有必要拓展少儿服务?参与社区服务是国图的主要职能吗?面对信息服务提供商的挑战,国图将如何从容应对?
带着这些迷惘和疑问,《新业态环境下我国国家图书馆社会职能定位研究》一书作者对当前国家图书馆的新业态展开了全面考察。在资源建设方面,数字信息愈加重要且类型、载体、来源更加多元;在用户服务方面,规模不断扩大且成分更加大众,期望值普遍提高;在行业合作方面,图书馆、博物馆和档案馆在资源和服务方面深度融合;在馆际协作方面,图书馆联盟数量快速增长、合作更加频繁。“一般的,新事物的出现必然会摧毁一部分旧有的秩序。”新业态的出现对国家图书馆传统职能形成挑战。全媒体业态对国家图书馆文献收藏职能形成挑战;大众化业态对国家图书馆研究职能形成挑战;远程化业态对国家图书馆中心服务职能形成挑战;联盟化业态对国家图书馆行业引领职能形成挑战。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国图社会职能需要重新定位,实现转型。
书中明确指出,社会职能是在基本职能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以社会共同价值观为核心的职能。只有基本职能得以完善,社会职能才有可能实现。并指出,在坚持为公众服务的立场的同时,国图还应侧重于其研究型服务。首次辩明国家图书馆基本职能与社会职能的关系与区别,这是此书的一大理论贡献。
作者回顾了国图履行社会职能方面的成功经验,深入探讨了新业态下国家图书馆应有的领军作用。近年来,国家图书馆充分发挥自己的行业优势,打造了“中国记忆”、“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和“国家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等精品工程,以公益性开放数字资源展示国家图书馆的大国馆风范,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引得一片叫好声音。在新业态背景下,国家图书馆作为我国图书馆行业的一面旗帜,虽然遇到挑战,但更要抓住机遇,在未来社会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可以说国家图书馆这些年的创新探索为本书的研究提供了生动的素材和丰富的注脚。
作者提出,今后国家图书馆的社会职能应体现在国家记忆文献信息中心、公益型公共服务中心、研究型知识服务中心、图书文化交流推广中心和图书馆事业科学发展创新中心。这不仅是作者理想化的理论探索,也是国图下一步的宏伟目标。
读完此书,我能感受到国家图书馆在新起点上再创新功的进取精神。不管世界如何变化,国图仍将发挥我国图书馆行业领军作用。总之,这本书角度新、挖掘深、定位高、视野宽、价值大,值得馆员一读。
(《图书馆报》第265期 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 刘雯)
前一篇:图书馆,我的第一所大学
后一篇:淘书是一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