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图书馆少儿阅览中心对少年儿童素质的养成有着重要作用,馆员长期与少儿接触,对儿童的心理特点有相当的了解。同时,有些馆员还考取了图书专业的不同级别的职称,长期与各种图书接触,对其他各门类知识也有所涉猎。由他们教导儿童确定自己的所需,并教他们在繁杂的信息中查找、分析、利用,可以使儿童逐渐掌握信息的检索、利用方法,进入到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增长知识的良性循环。为此,可以利用以下各种方法,多角度全方位地开展信息素养教育,这也是笔者根据在图书馆少儿阅览中心实际所做工作的经验之谈。
一是要严格把好书刊定购质量关。要本着“选精取优”的原则,精心选择对少儿学习有所帮助,能够启迪智慧,有利于培养少儿素质和品德的图书报刊,避免格调低下的读物进入图书馆少儿阅览中心。要针对少儿特有的心理、生理特点,选择有针对性、可读性、思想性、趣味性较强的书报刊,使其通过阅读开拓视野、训练思维、增长知识,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另外,要根据少儿读者的需求,不断调整藏书结构,为开展阅读指导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是要利用有限资源,开展创新性、有针对性的读者活动。读者活动历来是图书馆少儿阅览中心的传统服务项目,传播科学知识,公益免费,真正服务于广大少年儿童。基于这一点,应努力探索工作新路子,不断拓展图书馆的各项教育职能,使少年儿童在寓教于乐中学习到新知识。
北京市昌平区图书馆少儿阅览中心每年有举办
24场读者活动的工作任务,如传统的读书会、参观图书馆、作家和小读者见面会等,也会举办创新性活动,如邀请外籍老师或者外籍家庭与小读者见面,以领略异国文化,此外还会举办各种益智活动。少儿阅览中心还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组织线上儿童活动,创建少儿读者群和微信公众平台,广纳各方友好。通过一系列的读书活动,不仅改变了图书馆在小读者心目中固有的借还书场所的形象,更充分发挥了图书馆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作用。
三是提升职业素养,增强服务效能。图书馆少儿阅览中心的馆员直接服务于少年儿童,服务群体的特殊性决定了服务质量的特殊。少儿阅览中心对馆员的素质要求比较高。电子阅览室应该配备一专多能的复合型管理人才,他们不仅要具备基本的计算机等现代设备的操作、维护技术,还应具备一定的图书馆专业知识,有信息整合能力,懂儿童心理学,这样才能真正成为小读者在知识海洋里的“导航员”。
四是提高家长的阅读指导能力,培养少儿阅读活动的坚强后盾。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也是终生的老师。图书馆少儿阅览中心应该收藏儿童教育学、儿童心理学以及文学名著、科普文史等优秀书刊,向家长开放,以拓宽家长的知识面,培养爱读书的家长。还要设立亲子阅览室,倡导亲子阅读。此外,要利用宣传栏、网站、馆刊、媒体等多种渠道向家长介绍儿童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并开设家教论坛,举办家长沙龙,邀请支持孩子阅读的家长现身说法。
(摘自《图书馆报》254期 张华(北京市昌平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