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穷云起
妙玉是金陵十二钗中唯一一个与贾府没有血缘、姻缘关系的女子。
妙玉本是苏州人,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因从小多病,不得已皈依佛门,带发修行。自己年纪轻轻,便已经饱学经文。妙玉是个爱学之人,她之所以到长安,进入大观园,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听说“长安都中有观音遗迹并贝叶遗文”(第73回)。贝叶遗文指的是佛教经书,由此可见书籍对妙玉的巨大吸引力。除了佛教经典之外,妙玉还非常爱读庄子的著作。在第63回,借邢岫烟之口,我们知道妙玉“常赞文是庄子的好,”对庄子非常崇拜。妙玉还自称“畸人”。“畸人”一词出自《庄子·大宗师》:“畸人者,畸于人而侔于天。”妙玉用此自称,应该是意识到自己的特立独行、不同流俗。
其实《庄子》也是《红楼梦》中很多人的大爱。第20回,宝玉续庄子,被黛玉走来看见,觉得又气又笑,不禁也提笔续书一绝云:“无端弄笔是何人?作践南华《庄子因》。不悔自己无见识,却将丑语怪他人!”从这里可以看出,宝玉和黛玉也是读《庄子》的。之后,在第76回里,黛玉在凹晶馆和湘云联诗时,不假思索,出句“阶露团朝菌”。“朝菌”一词出自《庄子·逍遥游》的“朝菌不知晦朔”,从这里也可以进一步看出黛玉对此书的喜爱。
大观园里人物众多,但曹雪芹独独对这三个人阅读《庄子》多加描写。宝玉、黛玉、妙玉,不约而同流露出对庄子的欣赏和赞同,是不是也显示出他们有着某种共同的价值观呢?
妙玉虽然青春年少,但由于她特殊的地位和性情,在大观园里并没有太多的朋友。但人事难料,命运竟将她多年的旧友送到了大观园,那就是邢岫烟。原来妙玉不仅自己看书识字,读经念佛,顺便还带了个学生,客串了一回老师。据邢岫烟自己说:“我和他做过十年的邻居,只一墙之隔。他在蟠香寺修炼,我家原寒素,赁的是他庙里的房子,住了十年,无事到他庙里去作伴。我所认的字都是承他所授。我和他又是贫贱之交,又有半师之分。”他乡遇故友,妙玉和邢岫烟也得以在大观园里继续她们亦师亦友的情分。
因为热爱阅读,妙玉的文采也是很出众的。虽然她没有机会参加大观园里的诗社,但曹雪芹还是给了她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在黛玉、湘云中秋联诗的时候,妙玉出现了。她一口气接续了十三韵,让一向诗才出众的黛玉也钦佩不已。
曹老先生说妙玉“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为人清高,不合时宜,“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最可惜的是,“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红粉珠楼春色阑。”
我等居于俗世之人,总是为遁入空门的年轻女子扼腕叹息,更何况妙玉到最后,就连这一清冷的退守之地也没有能够守住呢!真的很可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