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图情专业硕士以上学历的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好于本科生,考研热也在情理之中了
□本报记者 鲁楠
近日,让莘莘学子期待已久的2012年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国家线终于见分晓。图情专业虽然在高考时不是热门专业,但对于考研来说,图情专业要热了许多,在2011年6月公布的南京大学就业率排行上,图书馆学竟然以75%的就业率荣登前三名。好的就业率也让图情专业受到了更多的青睐。但从就业去向来看,该专业硕士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好于本科生,因此,图情专业考研热也在情理之中了。
目前,今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已经全面进入面试阶段了,由于近几年考研面试淘汰率很高,考生们也是格外重视。而在上周中山大学图书馆学专业的硕士生入学专业课面试中,却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学子们在考题面前集体”晕倒”,考官也因考生们答不出题目而一次次“晕倒”,“图书馆名人”难倒了参加面试的几乎全部的考生。
中山大学资讯管理系教授程焕文就是“晕倒”的面试题的命题人。他在当今图书馆学界选取了20位具有影响力的图书馆学人,将他们分成5组(也就是5道题目),每组4人,要求考生从5道题目中任意抽取一道题目,然后从抽出的4位图书馆学人中任意选择一人,阐述其学术经历、主要著述和学术思想。
程焕文原以为这种题目很便于考生自我发挥,应该相对简单,可没有想到从第一个考生到最后一个考生,共有来自全国12个不同高校的考生竟然全部在这些名人面前“晕倒”。70%左右的考生在抽取第一个题目后表示对其中的4位图书馆学人都一无所知,要求破例第二次抽签,结果仍然无法回答问题。
让我们看看这些让学子们“晕倒”的人名:(1)王余光、陈传夫、蒋永福、刘炜(2)吴建中、李国新、叶继元、曾蕾(3)张晓林、刘兹恒、徐雁、王新才(4)范并思、王子舟、汪东波、于良芝(5)朱强、柯平、王世伟、肖希明。程焕文认为,这20位图书馆学人大抵都是如今图书馆学界特别有影响力的学人。可几乎所有的考生对这些著名学人都不熟悉。
从学子们的答题情况来看,对网络上活跃的“名人”更为了解。比如有考生对北京大学《大学图书馆学报》青年才俊王波的经历、著述与思想如数家珍,而对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主任、教育部图书馆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王余光教授一无所知。也许是王波所作的研究都会发表在其博客上,而王余光在这方面的工作少了很多。而一直穿着马甲的网络红人、上海图书馆副馆长刘炜,虽然拥有不少粉丝,但是几乎没有考生知道刘炜就是网上那个有名的“keven”或者“K师”。
对于此事,学子们有何看法呢?一位网名为“北武飘风”的考生认为,这么考非常好,考研看那几本书是不够的,要开阔思维,广览群书,多了解前沿,多思考学术,对学科领域抱着怀疑和感恩的态度。而去年刚刚图书馆学硕士毕业的小郑认为:“虽然程焕文教授说他的题目一点都不偏,其实非常偏。看似5道题,其实归结起来就是一道题:论当代图书馆学人思想(学术)史。”小郑说,在他读书的时候,就对图书馆学思想(学术)史很关注,对学界动态也很关注。即使这样,面对这20个人名,仍然有曾蕾、汪东波这两个名字,他是第一次听说。“如果作为一个比较认真地接受过7年图书馆学专业教育的人来说,这名字都没听说过,我很怀疑程教授的所谓图书馆学界名人是如何划定范围的。”
不过对于所设的5个分组,小郑认为还是比较合理的,每一组的学者都有各自的特点。就是对本科生来说,恐怕基础知识尚未掌握好,再要全面了解这些学者的著作,那是太难了,要求太高了。对于自己当年的考研题,小郑回忆道,面试题之一是说出3本最新出版的图书馆学著作(教材不算),也是绞尽脑汁方能过关。因此,对于此次面对“图书馆名人”晕倒的考生,他倒是挺同情的。
由此看来,冷门的图情专业考研也非容易之事。而对于考研试题的难易,可以说角度不同,立场不同,看法也不一致,对于出题的学者来说,大概是研究什么就觉得什么重要吧,而对于考生来说,复习到了就简单,复习不到的就难,所以命题人在知识面的把握上应该有所均衡,而考生只有全面复习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