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磊/编译
日本对婴幼儿和青少年的阅读以及公共图书馆和学校图书馆的作用高度重视,其阅读推广活动也很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2010年是日本的“国民读书年”,为配合这一活动,日本于2010年7月20日成立了“推进国民阅读合作者会议”。该会议的主要责任是讨论国民阅读以及阅读环境的现状和今后发展,探讨公共图书馆和学校图书馆的现状和今后的发展,具体事务由文部科学省生涯学习局的社会教育课负责。“推进国民阅读合作者会议”共有17名成员,分别来自出版行业、图书馆界、大中小学和政府教育部门。到目前为止,已经召开了8次会议。本文即是其第8次会议报告的部分内容,主要论述了当下日本的阅读环境和阅读活动的现状。
每5年,总务省都会对日本国民进行一次以“时间使用方式”和“休闲活动”等为主题的“社会生活基本调查”。调查结果显示,2006年一年间,“将阅读当作兴趣”的人(10岁以上)的比例为41.9%。该调查中被列为“兴趣和娱乐”的34个项目中,“通过CD、磁带和唱片等欣赏音乐”来进行娱乐的人的比例为52.4%,“通过DVD和录像等欣赏电影(除去电视的录影)”进行娱乐的人的比例为45.9%,以阅读作为兴趣或娱乐人群的比例排在第三位。
从年龄结构来看,(以阅读为兴趣、娱乐的人)10~14岁的比例最高,为50.6%。15~49岁人群所占比例大体上接近50%。50岁以上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高,比例逐渐降低。另外,除了70岁以上的人群,每个年龄层的人中,女性读书的比例都要高一些。
从读书的频率来看,回答“一年10~19天(每月1天)”的比例最高,为7.9%,回答“一年200天以上(每周4天以上)”的比例排在第二,为7.0%,回答“一年20~39天(每月2~3天)”的比例排在第三,为6.9%。
根据每日新闻社“第64届读书世论调查”(2010年9月进行)的结果来看,回答读书的人占到全体调查对象的48%,和上一年度相比没有变化。看杂志的人占到58%,比上一年减少了3个百分点。从阅读的题材来看,“趣味和体育”占到49%,“日本小说”占到36%,“生活、菜肴和育儿”占到36%,“健康、福利和医疗”占到32%。
从每天读书的平均时间来看,图书为26分钟,杂志为24分钟,共计50分钟,比上一年度减少了3分钟。每月的读书数量,年轻人阅读的图书数量,15~19岁为2.2册,20~29岁为2.3册。其他的年龄段,41~49岁为1.4册,51~59岁为1.4册,61~69岁为1.3册,70岁以上的为1.0册。71%的人都回答阅读图书的数量和时间比以前减少了。
文部科学省“2010年度全国学习能力和学习状况调查”显示,平常时间(周一到周五),小学生和中学生每天在家里和图书馆看书的时间,回答“10分钟到30分钟”的小学生比例最高,为26.5%。回答“2个小时以上”的比例为6.4%。每天读书在10分钟以上的比例为62.7%,另有20.6%的人回答“根本不读书”。在中学生当中,回答“根本不读书”的人的比例最高(在各类学生中),达到了37.6%。
从以各国15岁少年(高中1年级)为对象的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学生学习程度调查(PISA)的结果(2009年)来看,和2000年相比,日本学生回答“没兴趣读书”的比例,由55.0%降到了44.2%。不过和其他各国相比(OECD的平均数为37.4%),数值依然偏高。调查中的一道题有“读书是最大的爱好之一”、“喜欢和别人交谈图书的内容”和“去书店和图书馆很开心”三个选择项,回答“哪个更合适”(单选)或者“都很合适”(多选)的学生比例,都比OECD的平均数值要高。从阅读理解能力的平均得分和看书花费的时间的关系来看,日本的数据也好,OECD平均数据也好,在“每天30分钟以下”、“每天31分钟到1小时”和“每天1小时到2小时”区间段内,都显示出看书时间越长,阅读理解能力的得分越高。不过到了“每天2小时以上”的区间段之后,阅读理解能力的得分就比“每天1小时到2小时”的得分低了。
根据日本大学生活联合会的“关于大学生消费生活的实际调查”(2010年10月进行),大学生每天看书的平均时间为:纸版印刷物为27.0分钟,电子图书(PC和手机终端书籍)为6.1分钟。所有不看书的人当中,不看纸版印刷物的比例为37.7%,不看电子图书的比例为77.6%,两样都不看的比例为33.8%。
ICT(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阅读方式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例如,“手机小说”的出现是近年的重大变化之一。在“魔法iland”公司运营的手机小说网站“魔法图书馆”中,发布了大约二百万篇由初高中生和20~25岁的女性创作的手机小说。读者在手机上看完小说之后,很多都会去买纸版图书。手机小说的写手大都不是专业的,所以招致了不少“内容浅薄”的批评。但是手机作为身边的工具,可以自由地书写,在相关的社交网站上可以向非特定的多数人发表。由于这一原因——自己写作同时也可以阅读——一种全新的阅读环境便产生了。
2010年是日本的“国民读书年”,同时也是其电子图书元年。在纸版图书之外,单独的电子图书不断发行,使阅读更有乐趣的新型电子终端也不断登场。围绕着电子图书的使用,需要解决的课题还有很多。从出版业的角度来看,电子图书有着减少经费和避免绝版、给残疾人和高龄者提供阅读和文字等扩展服务的多种优点。另外,有少数的公立图书馆在进行电子图书的借阅,也有部分图书馆在积极进行地区资料的电子档案化。
为了使国立国会图书馆能将所藏的资料在损坏和劣化之前进行电子化、把原有资料作为文化遗产保存起来,2009年,日本国会进行了《著作权法》的修订。此后,为了保存资料而限定的必要场合下,可以在图书呈缴后直接进行电子化。有鉴于此,国立国会图书馆在2009年追加了127亿日元预算,2010年追加了10亿日元预算,这笔资金用于出版物图书的数字化(1968年以后)和网络流通电子出版物收集。为了探讨在今后如何使知识资产得到有效利用并作好电子图书流通的基础准备,文化厅于2010年11月成立了“促进电子图书的流通和利用便利化审查会议”。该会议首先讨论的是国立国会图书馆电子资料的利用方法,探讨电子书籍的流通和利用便利化的审查也正在推进中。
根据上文提到的每日新闻社的调查(2010年9月),“通过电子终端和个人电脑、手机等阅读”的人占到全体调查对象的10%,“不看书”的人当中,“不通过电子终端和个人电脑、手机等阅读”的人比例为21%。可以看出,电子图书的普及率现在未必处于很高的水平。在这种背景下,日本国内电子图书出版的现状仍然是相对弱小的,对读者来说也没有十足的吸引力。
但是与此同时,知识电子化的动向和ICT的革新日新月异,使得今后利用ICT的全新的读书环境急速地扩展开来。虽然这一情况尚不能准确预测,但是这种变化将对今后的出版形态和书店的存在方式、图书馆的存在方式、每个人的阅读方式产生巨大的影响。如何把握这种变化,如何应对这种变化,我们拭目以待。(连载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