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什么样的书去旅行?
(2010-09-28 15:05:46)
标签:
成都《堂吉诃德》《聊斋志异》老子章句新释明朝那些事儿文化 |
□水穷云起
要坐火车出去旅游了,整理行李的最后是考虑带些什么样的书。儿子固执地要带上厚厚的《三国演义》,说是火车上看最适合。我倒是建议他带上薄薄的《聊斋志异》,文言文,耐看,同样也是他的假期作业,或者带更薄的英文书,还是他的假期作业——向来不喜欢行李太重。轮到我了,该带上什么在火车上消磨时光?快速扫描了一下自己的书橱,已经好久没有更新了。整天忙着给图书馆上新书,自己的倒遗忘了。只能,复习旧书,温故而知新。我最终挑中了《老子章句新释》。书的扉页显示:1989年6月16日成都古籍书店。最近看豫阳写“图林漫步”写得热闹,本来就想再翻翻它的。
去的火车上,儿子和我都是下铺。没人打牌、没人交谈的时候就半躺在床上,看书。“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书上看几行,窗外望几眼,再发上一阵呆,时间便飞快地过去了。儿子呢,一会儿半靠着,一会儿俯卧着,在千年前的历史中沉浮,看魏蜀吴三国混战缓缓拉开序幕,英雄好汉逐个登场。
有人在车厢叫卖杂志,便宜的一块钱一本,这些丝毫不能引起我们的兴趣。并不是鄙视那些东西,实在是阅读速度快,经不住本人的消遣。
回来的路上,我下铺,儿子中铺。火车翻过秦岭,进入蜀中,经过德阳,马上要回成都了。儿子在上面感叹:“诸葛亮都挂了,剩下的一点也不精彩了。”三国混战居然也在一次短短的旅行中从开始走向了结束。
隔壁是几个老外,说的竟一口正宗四川话,连那个两岁的洋娃娃也一样,基本是全车厢的焦点。路过的时候,注意到他们也有躺着看书的,当然是全英文纸质版,特厚,我依稀看出是那个与风车战斗的《堂吉诃德》。
于是顺便考察了火车上的阅读,结论:基本处于传统纸质媒介阅读状态,偶尔见到个别用手机阅读的。儿子其实还带着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下载在MP4上,却被我以不利于视力为由禁止在车上阅读。
带什么样的书去旅行?古代的或者现代的?厚点的或者薄点的?中文的或者英文的?时代如此精彩,可作的选择越来越多。也许,下一次我们只需要决定:带纸质的,还是电子的?时尚的电子书,我还没有。其实也盼望有那么一天,外出的时候只需要想一想:有必要再下载一本新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