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抓住那些稍纵即逝的语词

(2007-10-26 14:36:45)
标签:

人文/历史

抓住那些稍纵即逝的语词 

 

近日,一本绝对吸引眼球大黄色封面的书《小规模荡气回肠》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推出,在业内曾经引起一丝波澜。但看这本书的名字就让人想起“小肠疝气”这个词儿来。其实这也事出有因。因为此前作者黄集伟将书名告诉如寄老师的时候,他在手机那端大声质疑:“什么什么?小肠疝气?”于是读者便可以看到这本大黄色封面书的序里果真从“小肠疝气”说起。其实小规模荡气回肠是有原因的。一般认为荡气回肠是大规模,对人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而小规模荡气回肠则表述的非常准确,完全把这本书想要要表达的意思概括了。

记者看到,这本书是语词笔记,篇幅不长,都是由一两个短小的词句联想起某件事,然而文章中的事情虽小,但是有的却和世界都有关系的。有些事情说小很小,但说大其实也很大。这些词语看似简单,其实能令人思考很多,联想很多,即所谓的“一句顶一万句”,长篇大论不如这一句说的明白透彻。黄集伟说,这些词句都是他灵感的源头,书中的文章记述了他的心得,也有很多是关于语文的。这些文章很多都是专栏,黄集伟写专栏有八九年了,他自己认为从语词的角度进入,是他和这个社会保持一种联络和发表心得感想的一种方式。他的很多读书笔记也是这样写的。是一些零碎的片段,并没有详细的体系。但是从语词的角度进入也有优势,毕竟生活节奏越来越快。

《小规模荡气回肠》相较于前5本已经出版的语词笔记有很大进步了,前五本书的文字都比较均衡,而从这些书收集语词的轨迹来看,其实这是有点个人成长的轨迹。由网友的签名档上写着:58秒是59秒的往事,这话是非常有哲理的,即时间稍纵即逝。放到这里是非常合适的,回首往事,这本《小规模荡气回肠》相较于以前的书有进步之处也有退步之处。过去他是把他们分成词组活词条,而这本《小规模荡气回肠》则是都混在一起,读者会发现长的特别长,短的特别短,即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这样更好。这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它适合在什么时间什么空间阅读呢?黄集伟告诉记者,他的朋友曾经跟他说,这本书放在厕所读的太雅致了,放在客厅读又太俗了,于是他回答,那就在去厕所的路上读吧。这虽然是个笑话,但却准确地概括出这本书的概念和定位来,即它是一本雅俗共赏,又适合现在快节奏生活的读物——每篇文章短小精干,没有恼人的长篇大论,却篇篇蕴含着哲理,让人回味无穷。

黄集伟的书都与文字有关,他喜欢文字喜欢中国的汉字,所以之前“语词笔记”的5本书中有4本书的封面都是以文为图,以字为画。 这次的《小规模荡气回肠》大黄色封面在群书中倒是很显眼,仔细一看,又是以文字为封面的书,看来黄集伟对文字的热爱要进行到底了。

因为是专栏作家,又对语文有着热爱,所以才会以语词的角度进入,而他观察了一下市场发现,其实自己这本书还蛮有特色的,因为据他所知市面上还没有这样的书,黄集伟谈感悟和一般人不一样,他一定是从一句话一个词说起,这个词可以视之为“关键词”不过这些词句并非源于作者本人,而是别人说的,作者有所感悟。语词都是稍纵即逝的,必须随时记录,如果稍微犯懒,很可能一个非常好的语词就会流逝,所以,写作出版一本这样的语词笔记是个长期积累的过程。类似日记,他每天每时都会做这件事,已经成为了习惯,也会非常敏感,拿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现在是语词蹦过来找我”。

书中所以的文章都是黄集伟利用自己的私人时间写出来的,这也是他觉得较有难度的事情,回想起来,他说自己基本上没什么休息的时间,每天早晨九点上班,晚上几点睡觉可就没谱了。“语词笔记”的6本书中每本书的写作时间都差不多将近一年,我们可以理解为,黄集伟常年睡眠不足,因此这样一本经过长期积淀的语词笔记可以想象,它当然是精彩的,也是值得期待的。

(陶源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