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篇深受老教师深思的青年教师听课感言

(2009-12-28 22:49:06)
标签:

教育

青年教师

感言

孔乙己

分类: 名师工作室

一篇深受老教师深思的青年教师听课感言

我校每年都开展一次师徒结对帮扶活动,即让有经验的老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业务指导。因此,师徒之间互相听课较为频繁。

当然,非师徒之间也常常有推门听课现象。

下面介绍一位非师徒关系的青年教师听了一位老教师的课后感言。这篇感言是这位青年教师的教学反思,对我们所谓的骨干教师很有启发。

 

前日听了Z老师的课,受益良多。谈几点感想。

左老师讲的是《王维诗四首》,王维是我非常喜爱的诗人,有“诗佛”之称。他的诗歌恬淡自然,幽雅宁静。

Z授课优点:

1、厚积薄发,风韵天成。2、记忆力强,熟能生巧。

3、引导有方,课堂活跃。4、语言优美,充满诗意。

5、友情朗读,感染力强。

稍有不足的是:

1、注重了整体把握,重难点还不够突出。

2、板书不妨再工整些。

基于如上几点,我觉得要成为一名骨干教师,必须老老实实地扎扎实实地备好课,给学生一桶水,自己就是源源不断的活水,在课堂上要挥洒自如,形成自己的风格,把握好整体,突破重难点,调控好课堂,让学生都能紧跟自己的步伐。让学生能畅所欲言,有一定的满足感,形成自信、自由而又有纪律的课堂氛围。

下面就两方面来谈一下自己对这堂课的粗浅思考:

首先是返璞。

佛教有云:"苦海无头,回头是岸。"反映在我们语文教学上,手段的不断更新,花样的日益繁杂,说法的多如牛毛.这些好多时候其实全是 "呼悠",而中国人的盲从又致使这些呼悠有了市场,特别是有了一定的头衔的人,但做法却不负责任的"呼悠"又更加扩大了这种市场。如此发展下去,怎不叫人担心。可是,有许多人却在这条道上"乐此不彼","无怨无悔".这节课很 "好看",课上老师先做了一次示范性的朗读,富有磁性的音质,打动人心的情感流露,着实让我们这些听课老师为之惊叹,为他叫绝.然而朗读之后做什么呢? 我觉得他没有准备好,特别对于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没有有效的作为.黄厚江老师说:"教学的价值不在于寻找答案,而在于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这个过程如今被省略了,这节课上,老师只要朗读,或者只要有学生的朗读,老师设计好背景音乐便会想起来,我们这些听课的老师都无法静下心来倾听朗读,别说学生的状况了。其实,现在回忆自己的教学经历,身边老师的教学行为,这种行为每天都在发生,这不是谁的错,但这种错误的思维方式不能再延续下去.否则真成了无法回头的苦海。

那么怎样才能返璞呢?返璞即"返朴",返回朴素的语文教学行为,去掉一切的"奢华"。著名特级教师黄厚江教《孔乙己》,我暂且给他的教学行为起个名字——素教。这节课没用多媒体,也没有哀怨的音乐来应和孔乙己的悲惨命运.他的主体教学就是在文中找出写孔乙己 ""的地方,然后体会这些地方所蕴含的丰富内涵,进而感受孔乙己的命运的悲惨。教师教的自然,学生学的自然,师生合作的自然.我想这种"朴实"的自然,正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素教的体现.但是我肯定黄厚江老师的"素教"的教学行为,并不是否定了现代化教学手段,只要是实实在在的教学形式都是返璞的表现。

其次是归真。

如果返璞是从教师的教学形式上来阐述语文老师究竟如何外显自己的教学行为的话,我想 "归真"将解决的是语文教学本质问题。即:语文教学教什么.对这个问题的解释,我想这样表达:既解决文章显性的东西又注重文章隐性的东西。什么是显性的东西:即文章表面上就能感受到的东西,如文体,结构以及文字中表达的外在信息等,这些东西,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大多能解决。这些显性的东西怎样落实在具体的教学行为中呢余映潮在处理《荷叶母亲》一文显性的东西时则是这样做的;尝试用"术语点评法"来读文章,比如:在文中标注出点题,插叙,联想,承上启下等等一些术语,随后学生进入了默思静想的自主学习状态,然后学生将阅读所获在班级交流,最后老师将学生所得进行总结归纳,在学生的思想中形成知识系统。

                                                                  2009.12.2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