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报箱,多了一本厚厚的期刊。见上面有“新民”两字,还以为是《新民周刊》,今年我又没订过《新民周刊》。定睛一看,上面有“新民晚报特刊”的字样,不禁恍然大悟。这应当是《新民晚报》的一项重要策划。一方面是为了对这次“大上海保卫战”的纪念,另一方面也也不可否认这是通过免费赠阅就这两个多月报纸的缩版、遗缺而对订户做出的一定程度的补偿。
《特刊》以“100位‘上海宁’亲历的大上海保卫战”为主题,用口述方式记录了这艰难、悲壮的日日夜夜在上海这块土地上的人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其中有抗疫一线的志愿者和各类工作人员,有居家足不出户的社区居民,有闭环坚持生产的企业人员,也有医学界、理论界的人士。每篇口述篇幅不长,但人数众多,并配以照片、图表、大事记等,洋洋洒洒用了100多页高克数纸张。
有朋友将解封后补发的《新民晚报》留作纪念,但毕竟数量较多,集中起来体积较大,且时间长了报纸会变黄发脆,收藏不宜。而且像我这样没有收到补发报纸的也不在少数。而这本《新民晚报特刊》开面合适、主题鲜明、内容详实、装帧精美、纸质优异,它作为一种珍藏版“特刊”能够成为市民很理想的纪念性收藏品。
我将抽出时间仔仔细细把这本“特刊”阅读一遍,在阅读中回望,在回望中思索,并通过收藏为这段难忘的记忆提供实物的支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