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不出户”第四十一日,依然没有“核酸”,只在傍晚做了“抗原”。昨日本市剔除重复计算等因素实际感染人数1289人,按同口径,较上日下降55%强,
与近一段时间以来实际感染人数在波动中缓慢下降的态势对比鲜明。如果这是实际情况,当然是好事。
虽然已是“防范区”,但神经依然紧绷。毕竟无论是居民还是居委,都不想“一夜回到解放前”。楼群的“群公告”,提出了一个“公约”草案,实际上就是实行“准静默”。抄录如下:
全体居民:
为巩固疫情防控成果,有效阻断疫情传播链,坚决打赢“清零”攻坚战,结合本小区疫情防控形势,现提出以下公约:
即日起到5月15日24点期间:
1、除统一安排的核酸检测外,倡议全体居民“足不出户”。小区内禁止聚集闲谈,禁止串门、闲逛、遛宠物。
2、非必要不团购,尽可能减少外卖和快递。
3、所以物资进小区前务必进行消杀,静置半小时后再进行配送环节,请居民不要直接与外来人员交接物品。已下单的非生活必需品,请及时调整配送时间。
4、近期医院等场所风险较大,非必要不去医院。如急需配药等紧急情况,请联系居委(略),可以直接和各区域负责人联系。
“公约”最后重申:“根据现有政策,若有阳性确诊病例出现,整栋楼和小区将重新封控14天。希望大家能够足不出户,非必要不团购、不外卖!让我们期待早日解封!”
尽管冠以“公约”并写了不少“禁行性”条文,但作为导向性意见或者共识,似更确切一点。不管怎样,我们还得坚持。“往往有这种情形,有利的情况和主动的恢复,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