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足不出户”第三十七日,只有“抗原”,没有“核酸”。“核酸”给了那三栋被封为“防范区”的楼。我们这里依然有人试图延续“连测”,熊熊调侃“要么给你安排和他们‘防范区’一起测”?后没有下文了。
“管控区”的态势并不稳固。小区另一栋作为“管控区”的楼又出现了“复阳”,“复阳”者及其“密接”家属迅疾被转运,而“管控区”资格亦未受影响。一早,隔壁恒安坊继续做“核酸”,它是天天“上榜”的“封控区”。广播里在大声呼叫:“‘红码’‘黄码’不要下来,其他人快点下来做‘核酸’”。可见,他们那里“红码”“黄码”皆有,估计人还不少。旧里确是防控的难点。近日,不远处的转运车很是繁忙,偶尔所见每天也有两三班。被转运者集群等在路边,就像等公交车,而来的转运车确也是临时征用的公交车。车停,下来几个“大白”,依次点名,点到名即上车,倒也很有秩序。上车毕,即发动、驶离。
今我们虽未“核酸”,但被列为消杀的重点,事先也发了通知。上午,楼道里突然响起山呼海啸般的轰鸣,由远及近,震得耳膜疼痛。从猫眼望出,走道里一片白茫茫,用飞沙走石、秋风落叶形容亦不为过,门缝也难抵氯分子的渗入。这样的轰鸣来了两次,继而归于沉寂。少倾,小心翼翼开门,见外面一切安然,也闻不见任何氯气了,颇感神奇。平心而论,消毒人员的工作是辛苦的,也是高危的,而且他们很多来自外省市。
团购依然热烈,但我最需要的面包、饼干等却鲜有人发起。然而,一些价格高的食材则颇受青睐,让人不解。千岛湖鱼头,168元/只,配套6.5元剁椒,结果不多时就有百多人响应,让人有点看不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