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不出户”第三十一日,依然是“核酸+抗原”模式。核酸已是“十三连测”,咽拭,采样单位是“盐城一院”,全称应该是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由于“应检未检赋黄码”政策的实施,下楼做“核酸”的人多了不少。不过,今天区防控办的“温馨提示”,在“未按要求参加核酸筛查的人员将被赋黄码”之后,又加了一句“并将影响楼栋和小区的解封时间”。这种提法,多少有点“封建连坐”的嫌疑。正因为这样,才有昨晚的“举报”。看来,这样的机制就是孕育“朝阳群众”的温床。小区某楼两天前升级为“管控区”,今又“出阳”,遂“连坐”降级。
好一段时间未关心新闻发布会,今天听说邬惊雷“复出”就看了一下,气色好了不少。除了通报情况外,最主要的是解释了“闭环管控”“相关风险人群筛查”两个概念。听了以后,我还是似懂非懂。昨天说本市已“社会面清零”,今天又说只有六个区实现“社会面基本清零”,也让我云里雾中。
昨晚居委在楼群透露特保小哥“顺其自然”将被调走的消息,今又有人“倡议”用“众筹”方式留住小哥。于是群里开始“认捐”,用一定数均摊,凑满一定户数才过线,物业也出一些钱,到晚上竟有近万元,全给小哥。对此,居委始终一言不发。我极度怀疑,所谓“小哥被调走”本就是子虚乌有,而“众筹”很可能是各利益方设的局。现在处处有陷阱,而又不得不往里跳。大家得过且过的“从众”,也助长了这种风气。
“泗塘烂菜”处置从快,一下免了三人。目前看尚未有放进个人腰包的嫌疑,但让蔬菜大批烂掉却是不争事实,受到处理也是咎由自取,只是群众的情绪把这件事放大了。
街道的第四批疫情防控生活物资,今天到位了。除了蔬菜,生抽、盐、鸡蛋、咸肉、腐乳、榨菜等都是第一次发放且快要断档的,心里稍稍踏实了些。但这种“按需分配”的方式并非长久之计,“团购”的弊端也日趋显现,从根本上说还是要尽快解封,让人们走进市场,自主选购自己所需物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