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日里最后一个高温日,我和朋友一起到了长风公园。说来也是,我与长风公园“失联”至少已20年了。
自1970年初夏,与长风公园第一次亲密接触,已过去50年了。长风公园在我的心目中一直有着西子般美好的印象。而今再次步入其中,其广阔的水面、起伏的山林、蜿蜒的步道,仍一如当年。
然而,自己却从“志于学”的年龄到了奔“从心所欲”而去了。
历史上,长风公园作为苏州河截弯取直后故道的西段,一直是地势低洼、遍布乱坟的滩地。50年代建设公园,挖土建湖,并抬升洼地以至堆土造山,体现了那个年代“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精神力量。现有的银锄湖和铁臂山,正是名自“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的光辉诗句。
而故道的东段现在已成为华师大的丽娃河。
这些故事都是后来才逐步知道的。
我慢慢地拾级攀上了铁臂山,体力全然不及当年。1972年我们小组在此攀山,只用了55秒。铁臂山的海拔才28米,当年却是市区的“第一高峰”,由此可清晰望见市中心的国际饭店、华侨大厦、电视塔等标志性建筑,而今茂密的树林已挡住了第一视线。即便没有这道树林,视线也无法穿透森林般的高楼而达市中心。
真是“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有些记忆中的东西找不见了。那座饭厅造型独特,当年可是西郊公园外,上海公园内仅见的饭厅,这次没见到。还有著名的“勇敢者道路”,也因一次事故而告终结。本想找找它的遗址,种种原因加上脚疼,只得放弃。只能等以后独自来了,也不知道还有没有这个“以后”。
不知怎么,还是觉得儿时到过的地方最有回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