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小暑不久,大暑跟着就来了。今年小暑虽有夕雨,且伴远雷,却无明显的“倒黄梅”,并在三四天后准点入伏。但入伏后即连续酷热发威,令人坐立不安、无所适从。
好在有空调、电扇,可随时舒适体肤、安抚情绪。不想却感冒了,导致更大的不适。看来,“人工干预”总是对顺时原则的违背,过度了结果并不会理想。
这几天,申城蓝天白云、艳阳高照,并伴有阵阵凉意。这固然是“烟花”台风影响,不过似也在应验“小暑热得透,大暑凉飕飕”的农谚。尽管这“凉飕飕”只是从相对意义上说的,但“大暑不暑”可能会成为现实。
事物总有其两面性。
“大暑不暑”固然能延滞酷暑的加深,有利人们安度盛暑,但负面影响似也不小。因为农谚又云:“大暑不暑,五谷不鼓”。毕竟粮食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尽管现在农业有科技作支撑,但终究还没到了完全摈弃“靠天吃饭”的程度。
所以,我们还得顺应自然。对“大暑不暑”带来的相对舒适,应尽情享受。对“大暑大热”引起的不适,也应坦然面对,在忍耐中等待否极泰来。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