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应该给赵忠祥诗作100分的五大理由

(2008-10-07 23:06:00)
标签:

赵忠祥

诗歌

格律

平仄

赞神七

 

    听闻赵忠祥老师在《神七赞》之后又发表了新旧诗作18首,希望有人继续给他泼冷水。尽管赵老师关闭了评论但还真的有人泼了,我不免好奇跑去凑了下热闹,发现原来只是抓着平仄说事,其实就是像抓着主持人没读准鼻音一样,觉得实在替赵老师憋屈也说几句话,并列出应该给赵老师100分的五大理由。

   

理由一:引发诗词热

    说实话赵老师的《神七赞》一发表,立刻炸翻了窝,小宇宙也爆发了,很多人都开始去细细咀嚼,一个字一个字去读,比读自己男女朋友的手机短信还要仔细。虽然每次有国家大事都会有诗词诞生,但每一次诞生都有良品和次品,不过很可惜那些“良品”都没有比赵老师的“次品”威力大,人们只记住了“次品”,功劳还得给赵老师,是他引发诗词热的。

 

理由二:旨高意远,格调高尚

    当然功劳归功劳,诗还是要看主旨意境。毫不夸张的说,赵老师的诗和奥运会上的“和”字如出一辙,主旨拿捏的相当准确,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情感让人或摸得到或闻得到,这是非一般的诗人才做的工作,只有这样有格调的诗才是好诗,其他的毕竟只是配角。

 

理由三:解诗词之惑

    写诗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个很厌烦的问题就是比兴的拿捏。你不用比兴,人家说你的诗像在喊口号;你用比兴,一部分人会看不懂,要在下面做一行标注,甚至有要说你做作。所以很多诗人都无法拿捏尺度,这和拍电影的床戏是一样的。于是,到底直抒胸臆好,还是借物抒情好?成了一个争议已久的问题。但是赵老师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长期争议的问题,像他的几首诗都并非喊口号,但比兴也不深奥,可谓恰到好处,值得提倡。

 

理由四:男女通杀,老少咸宜

    要想诗词流传出去还要考虑一个受众度。写诗不能写得只有自己才能看懂,也不能写所有人都说过的废话;既要要老人爱看,要小孩爱看;要吸引男人看,也得迷倒女人看,这样的诗才会真正共鸣,这个恰巧也是赵忠祥老师拿捏得很好的一点。

 

理由五:打破禁锢,符合格律

    关于平仄有很多的陷阱,像“三平尾”、“三仄尾”、“孤平”、“入声字”、“两读字”......只要你一不小心老眼昏花就会跳到陷阱里去。像天下第一传送的诗《静夜思》就是个例子,如果你也仔细去推敲,你会发现平仄不通,或者你也可以说它不叫诗,但是它就是流传广,大家还是想尽好听的词语(残缺美之类)去夸赞。所以,古人既然可以错,大家还是“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吧!

 

    也许这样分析格律的说服力不够,我们可以把诗的七大要素搬出来一一品评。

 

一、平仄(声律)

    “平”包括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仄”包括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以及入声字。赵老师的18首诗中除“四十春夏从艺忙”中的“夏”该平外,其他地方并无大误,有的只是人们的争议。如“关山已越几十重”一句中的“十”本是入声字该归为“仄”声类,此处应平,看似错误,但若用新四声的标准去衡量“十”,读第二声仍是平声,所以那首诗标明“新四声”即可。

    又如“叶枯茎烂根不移”的“不”字该平,但是“不”为两读音,目前诗词届有两种处理两读音的意见,一是反正平仄都可读便忽略平仄(此类人居少数),二是按照句意的发音来区分平仄(大部分人的方式),所以赵老师的“根不移”按照意见一是通的,按照意见二又不通。郑重建议有空还是请诗词家学会开个会研究下到底两读音要怎么用?没必要去争议大家的习惯问题。 

二、对仗(对律)

    对仗是对律诗而言的,颈联和颔联必须工对,首联和尾联随你便。赵老师只给了四首律诗,完全符合对仗的要求,并且像“老树参差连江有,烟波缥缈到山无”可以堪称佳句,形象的描绘出了对故人的思念和牵挂,是老少咸宜、男女通杀的典型例子。 

三、押韵(韵律)

    押韵分为首句入韵和不入韵两种,实际上没必要这么麻烦,只要看到句末的那个字是平声就铁定要入韵(当然一些少见的格式除外)。其中有位先生指出一首诗押韵的字分别是“潭”、“鲜”、“间”分别属于三个(“十三覃”、“一先”、“十五删”)不同的韵部,看来那位先生现在在用“平水韵”,但是看在他说赵老师“一东二冬都分明”的份上我也就不多什么,不就个韵嘛,还去查韵部多烦! 

四、定句(句律)

    指每首诗有多少句,绝句4句,律诗8句,只要你会数数就完全没问题。 

五、定言(言律)

    指你写的诗每句多少个字,如果识数的都知道赵老师的都是“七言”。 

六、章律

    格律诗的章法,起承转合等。 

七、节律

    就是节奏要求,词语是什么结构与整句连成的又是什么结奏。如“九州得意开新路,四野温馨朝碧空。”这句是2+2+1+2的节奏,九州+得意+开+新路;“开新路”是动宾结构的词语,“朝碧空”也要是动宾结构的词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