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是一个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的地方,据调查:重庆现有高等植物6000多种,其中珍稀濒危植物有59科105属127种,包括银杉、梭椤、水杉、福建柏、穗花杉、崖柏、红豆杉、金佛山兰、珙桐等,他们主要分布在西南部大娄山山脉北坡的江津、綦江、万盛、南川、武隆,东北部大巴山山脉南坡的城口、巫溪、巫山,南部武陵山山脉的黔江、彭水、酉阳、秀山和石柱等地,尤其是三峡库区特有植物异常丰富。这里介绍的崖柏、珙桐和红豆杉是重庆比较有代表性的三个珍稀树种,它们同属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在我市众多珍稀树种中颇具代表性。
最漂亮的――珙桐

珙桐,别名水梨子、鸽子树。属珙桐科,系落叶高大乔木,
大多生长在海拔1200-2500米的山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它树干挺直,树皮灰褐,密枝上斜,阔叶浓冠,全树呈圆锥形,恰似一具鸽笼,而且“关”着无数的“白鸽”。每年四、五月间,珙桐树繁花盛开,它的它的头状花序象宛如一个长着“眼睛”和“嘴巴”的鸽子脑袋,花序基部两片大而洁白的苞片,则像是白鸽的一对翅膀。4
~5
月间,当珙桐花开时,张张白色的苞片在绿叶中浮动,犹如千万只白鸽栖息在树梢枝头,振翅欲飞。因此珙桐有“中国鸽子树”的美称。 1862年,法国神父大卫在四川宝兴山区首次发现它们,并采集标本带回国内,立即在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珙桐的美丽一举征服了西方世界,不少西方植物学家都把引种这种美丽的树种作为来华的目的之一,最著名有法国人法戈斯和英国人威尔逊,他们将珙桐称作”北温带最美丽的树木”,并采集种子带回国内培植,珙桐由此迅速风靡世界,成为闻名中外的观赏树种。
美丽的树一定有美丽的传说,关于珙桐,历来传说颇多,主要有这么两个版本:一是当年昭君出塞。她喂养的一只叫白鸽伴随她一起远行。在塞外的日日夜夜里,昭君十分思念故乡。便写了家书托白鸽为她送回。白鸽领着一群小鸽子越过千山万水,
终于在一个寒冷的夜晚飞到了昭君故乡,由于长途飞行,它们十分疲倦,便在珙桐树上停了下来,
立时冻僵在枝头上,化成美丽洁白的鸽子花。二是古代的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女儿,取名白鸽公主。这公主与一个叫珙桐的农家小伙子相爱。皇帝不允,派人将珙桐杀死。白鸽公主得知后,逃出宫来,找到珙桐被害处,哭得死去活来。忽然间雷电交加,暴雨倾盆,在公主面前长出一株小树,顷刻之间便长成繁叶茂的大树。公主知是珙桐化成,
伸开两臂向这株树扑去,化作千万朵形如白鸽、洁白美丽的花朵缀满枝头。
珙桐在重庆分布较多,南川、酉阳、黔江、奉节、巫溪、巫山、城口等地都有发现,据1999年全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重庆有野生珙桐5938株,分布面积约2000余亩。部分区县也开展的相应的引种试验,但目前为止,珙桐似乎还没有被广泛应用到绿化美好中去,希望不久的将来,这些美丽的鸽子能飞进乡村,飞进城市,扮美我们的生活。



最有价值的――红豆杉
红豆杉又名紫杉,属红豆杉科常绿针叶树种,是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世界级珍稀濒危物种, 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因其重要的药用价值和昂贵的身价,素来便有“植物黄金”之称。自从1992年,美国人从红豆杉中提取治癌物质紫杉醇,应用于医学临床并得成功以后,紫杉醇需求量与日俱增。到目前为止,紫杉醇仍然是治疗癌症效果最好、副作用最小特效药物,红豆杉也因此“怀璧获罪”,在很多地方几乎遭受灭顶之灾。.
红豆杉在全球共有11种,
主要分布于北半球,中国有3种2变种:即东北红豆杉、红豆杉、南方红豆杉、云南红豆杉、西藏红豆杉。分布于我市的有红豆杉褐南方红豆杉两种,由于重庆气候、土壤条件很适于红豆杉生长,再加上多年来的严格保护,目前资源储量很大,城口、南川、开县、巫山、奉节等20个区县均有分布,尤以三峡库区的巫山、巫溪、丰都、忠县等地最为集中,成片分布,少的有3万多亩,多的则达10万亩以上。以巫溪为例:据最新调查结果,该县有野生红豆杉71300多亩,达2175700株之多。在缙云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还生长着两株树龄达350年的红豆杉古树,其中一株胸围1.68米,另一株胸径2.32米,被称作“红豆杉王”。
近年来,红豆杉人工培植方兴未艾,重庆很多区县也开始大量种植,但多半为国外引进的杂交品种,如曼地亚红豆杉等,本地树种的培植则起步稍晚。据市林业局介绍:目前,已在城口、忠县南川等区县建立种源培育基地,开始采种培育红豆杉和南方红豆杉,忠县已完成红豆杉人工造林10000亩,长势很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红豆杉将作为我市一个重要的经济树种,发挥出更为巨大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在人类攻克克癌症的征途中建立新的功勋。
http://www.limitpoem.com/bbs/UploadFile/2008-8/20088281335637762.jpg
http://www.limitpoem.com/bbs/UploadFile/2008-8/20088281336736576.jpg
红豆杉,位于缙云山石华寺附近,据称,这两株在缙云山还不算最大的
最珍稀的――崖柏
崖柏是中国三种特有植物之一,起源于恐龙时代,白垩纪曾盛极一时。后因环境的巨变和近亲繁殖逐步走向衰落。十八世纪末,法国传教士鲍尔.法吉斯在重庆市城口东南部咸宜溪海拔1400米处的石灰岩山地首次采集到崖柏标本。这一发现曾在当时的植物学界引起很大反响。但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所限,对崖柏的保护和研究并没有真正开展起来,崖柏逐步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之后的100多年里,尽管也有不少有识之士苦苦寻找它的踪迹,但崖柏却仿佛凭空消失了,学术界再也没有发现崖柏的记录。1999年,崖柏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宣告为中国已灭绝的三种植物之一。
有意思的是,时隔不久,重庆植物学家却在城口大巴山意外地发现了成片生长的崖柏,面积竟达45000多亩,并采集到带球果的标本,这一巨大发现令世界为之震动,大巴山因此被确定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崖柏保护工程也被列为我市“十五”期间八大重点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之一。2002年人们又在我市开县雪宝山自然保护区发现大量野生崖柏,截至目前,重庆以外的其他地方还没有发现崖柏的记录,重庆由此成为世界仅存的崖柏分布地。为了拯救保护崖柏,大巴山自然保护区已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还设立了崖柏保护监测站,建立了崖柏种源基地,开展了繁育技术研究。目前,我市城口、开县等地都已开始崖柏人工培植试验,并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