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珮老师讲评大雪的画

标签:
胡晓珮艺术儿童工作室育儿 |
分类: 交流讨论 |
胡晓珮老师(中国美协少儿艺委会委员,联合国儿基会特聘艺术教育专家,艺术儿童工作室创办人),因最近不能定期来大雪所在的世纪城教室做指导。昨天,她通过qq给我讲评了大雪在教室画的画。胡老师的讲评指导令我有茅塞顿开之感,因此想发出来与朋友们分享一下。
胡老师:
包林运: 哦,看到了
胡老师:是大雪近期的画
包林运:您觉得如何?
胡老师:先说好的
这里有好多的内容,是和孩子的情感生活联在一起
包林运: 嗯,记得是母亲节前那次课画的
画的是,对妈妈的爱
胡老师:典型的抽象象征作品,是绘画敏感期的突出特点,非常好
孩子在表达上一片坦途
没有障碍
每一笔都在用调和后的色彩
很主动,说明对色彩的敏感度非常高,追求不同的变化
对变化的结果很有把握
你从用笔就能看到孩子的把握度,几乎是毫不犹豫的
人和画是一体
很不错啊
包林运:经您点拨,我好像也看出些不同。嘿嘿!
胡老师:我们要给孩子建立的就是这样的主动意识
艺术儿童的课程条件是让孩子建立这样的主动性
引导方式
也是基于这一点
大雪在课程里走的很好,一切经验的获得在于孩子去主动的感受,最后的经验才是孩子自己的
包林运:嗯。还有不好的方面是什么?
胡老师:和好的比起来
不好的东西是普遍性的
就是硬笔对于色彩整体感的干扰
包林运:嗯。是不是,没有把线变成面?
胡老师:是把彩色的线当作画面的全部色彩
包林运
:彩色的线当作画面的全部色彩?这句我好像不是太明白
胡老师:内容是用彩色的线表达的,而不是用单色表达的,她就已经觉得这种彩色的线很漂亮了,比起单色的线要好看很多
认为画面已经是充满了色彩的
包林运:哦,但是,可以有更多的色彩?我明白您的意思了
没错,大雪就是这样
胡老师:如果在她使用硬笔之前,就有了用颜料和软笔绘画的经验,这个干扰就几乎不存在了
包林运:嗯,她小时候我完全不懂,给她买的最早的材料就是磁性画写板和绘儿乐的可洗水彩笔。汗!
后悔呀
胡老师:中国的孩子基本上都没有使用颜料绘画的经验,就第一步接受了单一性、局限性都很强的硬笔,获得了有偏差的经验,次序的颠倒造成了这样的后果
而绘画敏感期的第一步是对色彩的高度敏感,所以,次序是多么重要
次序反了,形成干扰,对孩子和大人都是难受的事情
包林运:是呀!应该告诉更多的妈妈知道!
大雪受的影响,还能消除么?
胡老师:中国的教育不科学,类似的问题很多
大雪好在年龄小,还有最重要的是妈妈明白了,就肯定能消除
包林运 :呵呵,她是否需要一些特别的方法呢?
胡老师:她在家里画画时,你多用语言启发
每周画一次,是必要的
包林运
:哦,语言怎么启发?
胡老师:让她感受到她的画面还可以有更丰满的色彩
包林运:那要怎么说呢?
胡老师:比如,她画了给你的礼物,你启发一下:这个礼物是放在什么地方?或者妈妈很喜欢,要把它放在一个漂亮的地方,什么地方漂亮呢?也许有红色、有、、、、等等
包林运:哦。
我明白了,老师也会这么说的
胡老师:她会得到启发,把原来是白色纸,可以想象成是一个空间,进而想象成有色彩的空间
包林运:比如画了个花,就可以问花是开在哪里的?
胡老师:当然,她逐渐就会明白,色彩是无所不在的,就和眼睛看到的一样,建立起色彩意识
包林运:哈哈,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听老师那么说过,我并不明白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