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美术班技巧育儿 |
分类: 妈妈偶感 |
现在越来越多的妈妈意识到孩子的美术教育不能过早教技法,教小孩子画简笔画、教图形都是破坏孩子想象力的不当教育。那么,是不是就放任自流让孩子随便画呢?现在,新理念的美术班也不少,是不是只要不教技巧,就一定是好的美术班?就一定可以给孩子适当的美育引导呢?无论是家长在家引导,还是给孩子选择美术班,都需要了解这样一个问题:幼儿美术教育不应该教技法、教简笔画,那么应该教什么?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这里我想列举3种新理念美术班的试听课,试比较之。
一、创意式课程
这是以“雨”为主题的试听课,开始老师先跟孩子们聊水,请孩子们展开关于水的联想。然后每人一个小盆子,老师给孩子们倒水,请他们听倒水的声音。之后是把手指变成小鱼,玩小鱼游水的游戏。然后老师拿出喷壶,孩子们玩喷水,把画纸打湿。放下喷壶,老师挤出颜料放在小湿手上,揉散,去墙边几块大画纸上拍出天空。老师没有引导孩子们想天空应该是什么颜色的,只是让他们随便选颜色去拍。孩子们会把不同的颜色混在一起,老师没有提醒孩子注意这点,正投入拍天空的孩子也觉得这样的发现不值一提。
拍在墙上有响声。老师提示,这里是雷声来了,要下雨前的雷声。
这时,老师让大家拿纸巾擦干净手。喷壶又拿出来,把水喷在画纸上,拍上去的颜料开始化了,成一条一条小水流下来,象天空下雨的感觉。
刚才用过的纸巾,又再拿出来,放在水里打湿,不要挤干,用力拍在画纸上,象一朵朵的云,而且还是花花的云。(感谢网友格林分享试听课)
美术教育,不能教绘画技巧,不能教画图形,那么重点在于培养孩子的创意能力呀——这个想法听起来很不错。不过,我看到这里都是成人的创意、课程的创意,孩子们的自由发挥只是局限在特定的环节里。课程紧扣着雨的主题,水、天、雷、云样样齐全,可惜都是老师的安排,孩子的创意在哪里?活动的过程会让孩子觉得新鲜好玩,但快乐好玩并不是教育的唯一目的。课程看不出能达到什么样的美育目的,当孩子自主选择颜色,使颜色发生混合的时候,本是引导孩子观察色彩的教育良机,可惜老师并没存着这样的教育目的,因此也没有捕捉到这个教育的机会,只是带着孩子们玩了一回而已。
二、教学式课程
这是以“花瓶”为主题的试听课,老师先拿着绘本,讲了一个小蓝和小白的故事,然后老师演示黄加蓝变成绿让孩子们看,接着给每个孩子发一个纸的大花瓶、一支笔,让孩子们用蓝色和黄色在花瓶上画。画完花瓶,收拾残局,小朋友洗手,好像是结束了,休息一会儿却又开始了。老师给每个孩子一张大黑纸,让孩子把花瓶贴到黑纸上,黑纸上有用双面胶贴好的几个树枝,然后把皱纹纸团成小团,装饰花枝,或者把彩纸剪成小片贴在上面,这部分就是孩子自由发挥了。(感谢网友芳妈分享试听课)
这堂课的教育目的非常明确,教孩子们学习调色。相信上过这堂课的小朋友,都可以知道黄加蓝是绿。可惜的是,这种1+1=2的教学方式比较传统,孩子缺乏自我表达的空间。花瓶都是一样的,底色都是黑的,连树枝都是做好的,老师的准备工作成为给孩子们设定的限制。可以想见,这堂课最后出来的作品是大同小异,一式的绿色花瓶,最多是绿的深浅不同,一式的黑底花枝,最多是花朵有所不同。艺术最可贵的品质在于独特的表达,艺术最可怕的死敌就是千人一面。为什么花瓶一定是绿色?为什么背景一定是黑色?如果老师真正保护了孩子们表达的欲望,作品一定会千奇百态,具有美的力量。
三、 艺术式课程
这是以“色彩捉迷藏”为主题的课程,老师先给孩子介绍水粉颜料,告诉孩子用笔蘸水化开颜料的方法。接着把白兰黄红四种颜料,发给每个孩子,每人发笔和一张带网眼的大白纸,老师提示孩子观察纸的特点。孩子们开始随便画,老师提示“可以让颜色交朋友,看看哪种颜色最喜欢藏起来?”所谓藏起来,就是那种颜色不见了,这一点对于3、4岁的孩子来说,似乎不用解释都明白。不一会儿,有孩子的画纸上出现了混合的紫色,老师惊喜地赞叹:“老师没有发紫色呀,你那里怎么画出紫色了?大家看她的紫色好漂亮呀!”引起其他孩子的关注。慢慢地,每个孩子的纸上都出现了混合颜色,老师单个辅导,她对我女儿说:“我们来数一数你这里有几种绿色哟,1234,还有么?”我女儿指着另一块绿色说:“5”老师说:“哦,是呀,这里还有一种绿色!你画出了5种绿色呢!”“你的白色去哪儿了?我给了你那么多白色呢!”我女儿说:“白色藏起来了!”老师任凭孩子在纸上反复涂刷,将色彩铺满一整张纸。最后画成的作品,真是一片斑斓!
这堂课里,没有任何框框限制孩子自己的表达,孩子自我表达的欲望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满足。老师所要做的事,是教孩子们学会使用材料,是引导孩子们观察色彩的变化。
胡晓佩老师认为,美术其实也有童子功,只不过这种童子功并非一般想到的简笔画呀、学技法呀、填色呀,那样反而会限制孩子自我表达的能力发展。美术的童子功,在于对色彩的感觉能力,对线条美的感觉能力,6岁以下的孩子对这些东西真的是非常敏感,如果在这个敏感期里缺乏这方面的体验,错过这个时期,这种敏感性是一生都找不回来的。因此,幼儿美育就是通过给孩子适当的材料和引导,让孩子在自己的创作体验中,充分地感知色彩、线条,让孩子在自我表达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出自我表达的能力。
好的艺术教育遵循艺术的规律,保护每个孩子的差异性,“我不一定比你好,但我和你不一样”,这个不一样正是个性形成的基础。艺术教育的目的不是升学考试加分,不是娱乐消遣,而是开启孩子的心灵,完善自我个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