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希望孩子不仅仅是幸福

(2008-08-07 16:34:31)
标签:

亲子

育儿

早期教育

分类: 妈妈偶感

最近看到有一篇博文,谈到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作者最后总结自己的观点是,最终希望孩子成为幸福的人。

而我想说的是,天下每个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幸福,没有盼望孩子不幸的母亲,这是不言而喻的,关键的问题是,孩子如何获得幸福?

现在有一些父母和教育者非常强调自由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希望孩子能够在自由的环境中发展出强大的内心世界,凭借这个强大的内心世界就可以抗衡外部世界所有的风风雨雨,甚至可以藐视外部世界的评价标准。如果孩子真练就了如此功夫,一切以自己的心为评价标准,的确可以保证孩子无论在怎样的人生际遇之下都幸福,因为说到底,幸福的确就是一种感觉而已。

我想这种教育理念的初衷是好的,可惜它在最根本的地方出现了偏差。这又让我想起前不久在我的博客里转载过的阿卡卡西的例子,在母亲精心呵护的自由之下长大的女儿,在一模二模成绩非常优异的情况之下坚决放弃高考,独自去周游列国,后来又坚定地做了未婚妈妈,以致阿卡卡西本人现在也开始有所反省。虽然阿卡卡西的勇气令人钦佩,她的经历也会对她今后的人生有所助益,我不能说阿卡卡西的人生失败了,但我却可以肯定的说,对阿卡卡西的教育是失败的,因为教育者本来可以不必让孩子走如此多的弯路,付出如此重的代价。

阿卡卡西的问题出在社会化上,因为教育者的理念是纯粹的自由,是将自由凌驾于社会评价之上的自由。教育者在教育的时候一心只想着孩子自身的发展,而将整个社会置之度外,这样的教育必然导致孩子在社会化这个问题上出现过不去的槛儿。当然,如果教育者和孩子始终都信奉以自己的心为评价标准,他们是永远不会觉得失败的,因为他们真的永远幸福。只是这种幸福,让我联想到鲁迅笔下的阿Q了,超级的自我安慰能力,可以帮助任何一个人获得永远的幸福。如果一种教育以追求这样的幸福为最终目的,那真是一种令人悲哀的教育,一种太过狭隘的教育了。

我也希望孩子具有强大的内心世界,但是获得强大内心的目的却不是为了让自己感觉幸福,因为我希望孩子不仅仅是幸福。如果要我来回答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正像我在开立博客时为博客起下的名字一样:我希望世界因你而美丽。一个人的成长,一个人获得强大的内心和所有的能力,都只是在为一件事情做准备而已,那就是为这个社会做贡献。如果错把准备工作当作终极追求,只关注了成长,而忘却了贡献,这个人在少年时可以成长的很好,但逐渐成年的时候,到了青春期的时候,是一定要出问题的。

    我希望孩子能够对这个世界有所贡献,希望她身边的人因为她的存在而感觉更加幸福。我希望能教育出一个给别人带来幸福,给世界带来美丽的人,我觉得这样的教育才是有意义的教育,也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让我们的社会明天比今天更加美好。如果孩子真的能成为这样一种人,我想我真的不必为她的幸福感操心了

 

关于本文的解释:《让别人幸福不是为别人负责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5927cb0100g6dv.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