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创造快乐是父母的责任

(2007-06-14 10:07:35)
 

妈妈说:孩子,我们做不了很多事,但是,我们可以为你“创造快乐”。

 

 

女儿如今已经是哈佛的博士生了,可是在我们父母眼里,她还是个孩子。我们至今仍然记得女儿呱呱坠地时响亮的哭声,似乎在向世界宣告她的来临。从女儿出生的那天起,我们夫妇就下定决心:既然把这个小生命带到了人间,那么,尽力让她快乐的成长就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作为母亲,我们的想法很简单:一个快乐的人,一定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他才能心态乐观,积极向上,不断进取。

作为医生,我们的想法更简单:一个快乐的人,一定是一个身体健康的人,他拥有良好的免疫力,体魄强健,精力充沛。而健康,可以说是我们做父母的对孩子的期望值的底线了。

所以说,一个快乐的人,一定是个身心健康的人,也一定是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如果连快乐都失去了,那么,我们又怎能期待他去积极地回报社会,奉献他人呢?

因此,在我们的家庭教育里,“快乐原则”一直贯穿始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并不苛求她做个完美孩子,也不要求她达到怎样的程度或高度,从来没有想利用孩子实现自己以前没有实现过的梦想的想法。

快乐的含义是很广泛的,并不只是正常的物质需要,重要的是,要让孩子精神上快乐,尽量让她远离压抑、不快等这些负面的情绪。

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都让女儿掌握主动权,让她自己选择最感兴趣、最能获得快乐的项目来进行,尽力培养她广泛的兴趣爱好,而不要求她局限于一个领域。当她征求我们的意见时,我们每次都会这样问她:你选择这个感到快乐吗?如果女儿回答“是”,我们就会毫不犹豫地支持女儿的选择。在这样的氛围中,孩子逐渐培养了遇事积极参与的主动性。

游戏是孩子的最爱,我们体会一些游戏能使孩子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使她的性格变得热情而开朗,所以,在教育女儿的过程中,我们借鉴、甚至自己设计了许许多多的游戏来帮助孩子识字、讲故事,锻炼她的各种能力。虽然会比较累一些,但是看着女儿甜甜的笑脸和飞速的进步,疲倦会消失得无影无踪,我们也从中得到了许多的快乐。

女儿小时候长的非常清秀可爱,她自己也非常爱漂亮,爱赶“时髦”。比如外面有什么流行的小发卡,她的小箱子里也一定会有,日积月累,这些小发卡竟然集了整整一箱。女儿每天都要换衣服、换发型,一早起来,就要在穿衣打扮上浪费一些时间。我们看着她在镜子前照来照去,试来试去,配来配去的,把时间都耽误了,心里就非常着急。特别是爸爸,等到女儿走了,就埋怨我:看哪,这是不是浪费时间?上学要是迟到了怎么办?耽误了学习怎么办?我也很犹豫,但我知道爱美是女孩的天性,特别是看到女儿每天都神采飞扬,笑容满面的样子,有什么比她的快乐更重要呢?“换一套衣服就是换一个心情”,多出十分钟时间就能获得的快乐,这快乐来的这么简单,为什么要压制她呢?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女儿不仅没有耽误学习,反而变得更积极向上,每天都充满了活力,也更喜欢尝试新鲜事物。

另外,给孩子创造一个快乐的家庭氛围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家是比较欢乐的,每天在家里就喜欢说开心有趣的事,说说笑话,家里一直充满了笑声。另外,我们非常注意千万不要把外面的一些负面的东西带到家里。我们夫妻两人个性开朗乐观,但是在各自的工作生活中,总是免不得会遇到一些烦恼和不愉快的事,比如说同事之间的矛盾,领导不公平等等。有时候,我们夫妻之间也会有矛盾和争执,但是,我们绝不会在孩子面前发牢骚、抱怨,也绝不会在孩子面前说社会上的一些阴暗面,我们有个约定:绝对不在孩子面前抱怨社会的不良现象,绝对不把负面的情绪带给孩子。从回到家的那一刻起,我们一定是开开心心的,“忘记”掉自己的不快乐,不让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

我们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如果孩子不高兴,我们首先要检讨自己,看看是否方法不对,还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而绝不会轻易就责备孩子。回顾女儿的成长历程,我们可以很开心地告慰自己:我们不但给了女儿一个真正快乐的童年,也让她的学习生涯始终充满了乐趣和温暖。尽管我们是普通的父母,但是我们为孩子“创造了快乐”。

 

心得:快乐可以滋养孩子的心灵,一个快乐的孩子,一定是个乐观开朗,有自制力,充满自信的孩子,而且能将他的快乐感染到周围的人。对周围的世界充满热忱。

作为孩子的第一启蒙老师,我们应具有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坚定的人生信念,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在孩子面前决不流露出悲观沮丧的态度和情绪,这样孩子就会表现出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