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主题作文:悲悯情怀

(2021-05-19 10:24:48)
标签:

2021

高考备考

作文

分类: 写作专题

主题作文:悲悯情怀

 

四、写作(60)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主大快

鲁迅先生在他逝世前的一个月,病中写的《这也是生活》中有这样一段话:

“街灯的光穿窗而入,屋子里显出微明,我大略一看,熟识的墙壁,壁端的棱线,熟识的书堆,堆边的未订的画集,外面的进行着的夜,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此时的鲁迅先生,勉强起来,望向窗外,已经感知将不久于人世的先生,竟然想到“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这不就是伟大的悲悯情怀吗?

请结合以上材料,以“悲悯情怀”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写作指导〗

首先弄清题意。材料的中心意思是,鲁迅先生逝世前病中写下的文章,说他看到外面的夜,想到“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可能对于芸芸众生而言,只有与自己有利害关系的人才与自己有关,而且与自己有关的人即使一辈子也不会太多。为什么鲁迅先生却不这样认为呢?是因为先生拥有一颗悲悯之心,拥有悲悯情怀。悲悯情怀,就是对与自己没有任何通常意义的利害关系的人的关注、关心和关怀的感情。

其次要确定好写作的角度。以“悲悯情怀”为主题,只是限定了写作的范围,具体写什么,还要考生自己确定,但不管最终写什么,都不能跑出这个范围。

 

〖佳作展示〗

拥悲悯情怀创美好未来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这是鲁迅先生逝世前的一个月在病中写的《这也是生活》中的一段话在这段话中我们不难看出鲁迅先生伟大的悲悯情怀。在当今这个多元的社会我们更需要悲悯情怀来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

悲悯情怀就是心系天下苍生的责任与担当。提起悲天悯人,我们会想到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文正,他们的情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国人,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人们欢庆新年的欢乐氛围。除夕夜白衣执甲逆行出征是那一时期的主旋律。他们在生活中有无数的身份可在疫情面前当穿上那件白大褂时他们只有一种身份——医生、护士他们唯一的任务就是救死扶伤。从来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有无数人的负重前行才换来了战胜疫情的今日局面。在这次疫情中钟南山院士在动车餐车上休息的照片,感动了无数人。17年前率队战胜了非典17年后为了百姓能够幸福安康再次临危受命拯救苍生。在这次疫情期间更展现了我们国家的悲悯情怀——不惜一切代价收治病人不惜成本救治病人即是最生动的写照。上至百岁老人下至刚出生婴儿都得到了最优质的治疗创造了一个个生命的奇迹。

悲悯情怀是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胸怀。当今世界是一个多元的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独立发展各国必须相互合作才能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则是顺应时代的智慧我们虽然身处不同的国度但是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当我们众志成城抗击疫情之时,很多国家都施以援手,他们以山川异域,风月同天”“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表达了对中国的支持。当我们取得阶段性胜利的时候,我们以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的方式回报了其他受疫情影响的国家。众多国家的团结合作向我们展示了睦邻友好,和谐友爱的悲悯情怀以及共建美好未来的图景。

史怀泽曾说:善是保存和促进生命,恶是阻碍和毁灭生命。如果我们摆脱自己的偏见,抛弃我们对其他生命的疏远性,与我们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那么我们就是道德的。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有一种特殊的、不会失去的、不断发展的和方向明确的德性。在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更要以悲悯情怀,建设我们美好的未来。

点评

本文标题即观点鲜明醒目。全文采用总分总式的结构。首段联系材料结合当今现状提出中心论点;中间两段并列论述悲悯情怀就是心系天下苍生的责任与担当”“悲悯情怀是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胸怀。第2段主要运用概括举例的论证方法从古至今例子丰富、典型。第3段主要运用引证法论证从多个角度论述了悲悯情怀是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胸怀。结尾段引用史怀泽的话告诉我们怎么做才能具有悲悯情怀。文章最后紧扣中心论点。全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相关素材】

悲悯情怀

悲悯,悲,指慈悲,对人间的苦难有一种感同身受的情感;悯,指同情,指对苦难中的人们并不轻视,甚至可怜,折射的是一种博大的爱。悲悯就是哲人以大智大慧来怜悯同情苦海中的世人。

唐朝的白居易响亮的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口号。这是古训,也是历代文人富于历史使命感的一种集中概括。它意味着对时代的关注,对现实的关切,对改造社会的责任和使命。古往今来,能够真正做到的不多,但也不少,诗圣杜甫就是这样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

悲悯属于时代的产物,鲁迅说,杜甫不是古人,他生活在我们堆里。由于经历了唐代由盛到衰的过程,与诗仙李白相比,杜甫更多的是对国家的忧虑及对老百姓的困难生活的同情。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当杜甫目睹社会灾难,心有郁结,他执笔挥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悲悯属于人类的激素,我们每个人在没有被生活麻木时,都会萌生对人的悲悯。

悲悯是一种爱,就如同求得这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的寒士,胸襟是用爱承载的。一个人可以像杜甫一样没有家财万贯,可以没有日日的欢欣,但却不能没有了悲悯,只要心中久存着悲悯,就有信念,就是一种巨大的财富。悲悯可以修行一种心境,可以修行一颗善心,可以让自己、让别人都俱欢颜。杜甫倾听时代的足音,呼吸时代的空气,把握时代的脉搏,让自己的心合着时代的节奏一起跳动,真正用心去感悟时代、体验时代,真正为时代而唱。

都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文章能够打动人,使人潸然泪下,作者不只是注入了让人难以用言语形容的深情,让读者产生共鸣,必定还有一颗悲悯的心,默默洞悉着民间的疾苦。茫茫宇宙,个人的力量都太过渺小,他们手中的笔,化作武器,剑指灾难。

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历史的前进,这些星星暗淡了,消失了,被人遗忘了,又有更多新的星星,怀着一颗悲悯的心,出现在我们的夜空里,在黎明来临之际,给予人们星光,给予人们希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