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荣维东教授《交际语境写作》:语境、语篇与写作

(2020-06-01 07:50:59)
标签:

2020

教育

作文

分类: 教学文摘

[读书]

荣维东教授《交际语境写作》

——第二章  语境 、语篇与写作

 

第一节 语境与写作

1.语境不仅包括话语的上下文或交际时的物质环境,而且也包括一套用以理解交际意图的假设、信念、记忆、讲话人的心理状态等。语境不仅是静态的,而且是动态的、不断发展的。

2.语境构成和分类(王建华):

言外语境a认知背景下语境(非现实虚拟世界的知识,整个世界的百科性知识),b社会文化语境(文化传统,思维方式,民俗习惯,时代环境,社会心理)

言伴语境a伴随语境(其他各种临时因素,语言,风格,情绪,状态,关系,媒介)b现场语境(时间,地点,场合,情况,话题,事件,目的,对象)言内语境a语篇语境(语篇,段落)b句际语境(前后句,上下文)

3.。我们把语境分为内外两个类别:一是外部语境,一是内部语境。

外部语境包含三个方面:

a直接影响文章理解的前言后语或者上下文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文本语境或语篇语境。

b直接或间接的体现为写作的任务要求,比如写给谁(读者)、为什么(目的)、采用什么文体和语言去表达的交际语境或者叫情景语境。

c我们看不见,摸不着,存在于我们意识深处潜在的影响我们思维、行为、习惯的社会文化语境也可以叫背景语境。

这三者可以分别称为微观语境、中观语境和宏观语境,它们之间是一个由小到大,由近及远,由可见到不可见的层叠蕴含结构。某种程度上,语境就是外在于我们的整个物质世界,社会生活和文化世界。

内部语境,即认知语境也在发挥直接作用。

交际者是语境世界的焦点,语境世界里的所有因素都要通过语言使用者的认知来激活,才能在交际中发挥作用。

我们就构建起一个以认知语境为底座,以语篇语境、交际语境、背景语境为纵轴的语境层次模型。

在这个语境层次模型中,认知语境是核心,它存在于语用主体的大脑认知系统中,处在不断变化中。而语篇语境,交际语境,背景语境则是相对客观固定的语境总量,它悬浮于认知语境之中,并不断实现着二者之间的转换生成。认知语境之中,包含发话者和受话者双方,只有双方共有的知识信息,才能产生有效的理解沟通。从教育的角度看,要基于学生已有的认知语境状况,发展构建丰富其新的认知语境,学生的一切经验、知识、能力、技能、见识、素养等都在学生的不断生成者的认知语境之中。

4.语境的功能

制约功能

在一定的语境里,话语主体是不能任意说话的,而要选择符合语境要求的语言符号、话语方式、话语风格和表达惯例等进行。

预示功能

预示功能指的是语境总是对于语篇生成和理解起着提示或者预测的作用。

生成功能

在语言交际中,人的认知语境是不断变化的,随着话语进行所产生的语用意义将会成为另一轮对话的情景语境。

衔接功能

由于语境具有整体性、统一性、生成性。这就造成了特定语境、先后语境之间的连贯、统一、传递、衔接的特点。这种语境之间的连贯、统一、传递与衔接,造就了话语的连贯、衔接与流动。

解释功能

语境的解释功能指话语理解依赖于语境,语境的解释力涉及语言的各个层面,语音、语法、词汇、语义、语用、修辞、逻辑、语篇等。

5.语境对写作过程的影响

交际语境具有引发写作动机的作用。

文章写成之前,要依据这个交际语境进行话题选择、内容筛选、结构营造以及文体、语言、风格等的构思。

在写作完成后的修改环节中,交际语境和文内语境一样是衡量判断语言表达准确、得体与否的依据。

 

第二节 语篇与写作

1.语篇是具有任意长度,意思相对完整,能完成交际语境的言语作品。语篇是基本的语言交际单位,既包括一句话、几句话、一个段落,也包括成篇的文章著作等言语作品。

2.真正的语言能力是以语篇为对象,以交际为目的的语篇能力,它的理论基础是语篇语言学。语篇语言学认为语言即语篇,它与其他结构语言观最大的区别在于:其他语言观认为语篇和语音、词汇、语法一样,是语言众多层次中的一个;语篇观点认为,语言就是语篇,因此,作为语篇有机组成部分的语音、词汇、语法,不能和语篇并列。

3.语篇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内容。基于语篇的语文教学要树立语言即语篇的语言观,将语篇作为基本的语义单位,将语篇能力作为重点,设计基于语篇的语文课程和教学大纲,建立基于语境——语篇的语文教育体系,培养学生的语篇交际能力。这种基于语篇交际能力的语文教育,更接近语文真实应用能力的本质。

4.语篇类型中的一个类别:认知语篇

语境是出于认知状态未成形的语篇,而语篇则是语境的物质状态。

当写作被看作意义建构时,写之前作者心目中的想法、意义、画面、意象等,就可以被看作是作者尚处于认知状态的语篇,即语篇的认知产品。作者的构思、选材、立意等在大脑中形成的关于文章的意思、材料、细节或者写作手法等,都可以视为写作中的认知产品。

5.语篇写作不是我们平常意义上的作文,因为我们理解的作文仅仅关注写作结果,是完整的、好的、有字数规定的成品,是有头有尾的文章,我们认为作文教学不应该仅止于此,它应该是更灵活的书面语表达行为,包括片段、缩写、扩写、仿写以及课堂笔记、会议记录、通知、短信、摘抄以及各个学科领域学习中的书面作业。只有这样理解语篇写作,才有可能摆脱目前以应试为目的的狭窄的作文教学,回归以真实语境交流和实际应用为目的的真写作。

6.语篇的文类特点

描述性写作

告知指用解释的方式写,而呈现是指用描述的方式写。

告知:蛇爬进我们的生物课堂。

呈现:一条玫瑰色的蟒蛇沿着破碎的砖铺的地板晃动。

 

第三节 语文即语境与语篇的相互转换

1.语文教育学是研究语境——语篇互动生成规律的科学。说话和写作是特定语境中建构语篇(包括口头语和书面语)的行为,是根据语境信息生成文本。倾听和阅读是特定语境中的语篇理解行为,是将语篇符号信息通过语境想象、分析、还原为意义。语文学科课程要研究语境和语篇的相互作用和转换,生成语文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基于语境的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

2.语境的三个变量(语场、语旨、语式)与语言的三种元功能(经验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以及语言表达(句式、措辞)之间存在密切关系:语场是关于发生了什么,对应着语言的概念功能,语旨是回答谁参加了,对应着语言的人际功能,语式是关于如何发生的,对应着语言的语篇功能。同时三者与语言表达方式又有着密切联系,或者说语言表达和语篇建构要依据情境语境和语言功能进行。换句话说,语境及其功能要由语篇表达去体现和达成,因此说语境塑造着语篇,语篇体现着语境。

3.基于语境——语篇的语文学科定位对语文课程教学理论重建有新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从语文课程的本质看,语文是学习和掌握语境与语篇之间互动生成规律的学科课程。

从语文教育目标上看,培养学生特定语境下准确理解和得体表达的能力是语文教育的核心目标。

从语文教学内容看,所选语篇应该为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服务。

从语文学习的角度看,语文是语境与语篇之间的互动生成,包括听说读写皆是如此。

从语文教学过程看,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语用产品开展语用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语用活动中获得语用经验和智慧。

从语文教育评价看,语文考查的主要应该是具体语境中的语言运用能力,而且这种考查应该基于真实的情境、科学规律,考查出学生的语用能力和智慧。

4.语文教育要建立语言即语篇观念,也就是要从语篇交际的角度去看待语言、词汇、句式的选择以及语段读写。这就要在语文教育中不仅进行语音、词汇、语法等层次的教学,还有渗透语篇层次的教学,如分析语篇的结构、语篇的写作目的等等。

 

[图文引自网络,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出处所有。若涉侵权,联系必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