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漫谈高中语文学习

(2019-08-27 00:30:18)
标签:

教育

分类: 学习辅导

漫谈高中语文学习

 

阅读开篇的夺命九分;古文断句从哪断都觉得对,从哪断都觉得不对;作文开头气势磅礴越写心里越没底气……这些问题,我想很多高中生都有。

 

语文课,很多同学感觉没啥用,不知道老师讲的和考得有什么关系,其实这是一个天大的失误。语文,在于平时的积累,综合素质的培养,还有就是自我总结归纳的能力。语文课,是我们积累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培养我们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

要想听懂数学物理生物化学,我们要先做到什么呢?我们是不是经常提醒同学们,要预习要预习,一定要抓住预习环节——别的功课要预习,那么,语文也是需要预习的。

语文的预习,主要是指学习下一节课上所出现的有关语文知识或课文的阅读和思索。比如说,一篇现代文的生字,文中的成语、俗语、歇后语,这篇文章的段落大意、主题。要取得较好的预习效果,就要有明确的预习目标(内容)和采取具体的预习方法。

预习目标(内容)要包括课堂上老师要讲授的各方面的内容:读课文,学字词,分析课文结构,归纳中心思想,总结写作特点等等。这些,我们有参考书,有古文全译,有的同学还会翻翻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辞典……这些知识点,我们通过参考书就能了解到、学习到,那么课堂上我们要干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第一件事,一定要做到主动预习,做好课堂的准备工作,明确预习的具体要求。

一、主动预习

课前的预习,是学会主动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习的初始阶段。对于语文学习来说,预习要达到以下四个目的:

1、要对课文或下一课所学的内容及层次有大致的了解,这个了解就是明确预习的具体目标。

2、要巩固复习旧知识、理解新知识,能把新旧知识进行粗层次的有机联系。这个有机联系,可以是一字多义的总结,可以是文言文实词的不同用法,可以是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的归纳总结。

比如,下面是语文笔记总结中的一段,文言文实词的用法,一个“本”字,在高中语文课本中出现了9种意思:

 

那么,按照考纲的要求,考试不脱离语文书本知识,如果这个字在高考中出现了,也只会是这9种意思中的一种,是不是我们就不会被难住了?这就是我们在预习中需要自己和以前学过的知识来对照,作补充。

3、要找出课文中的重点、难点和自己感到费解的地方,尤其对那些似是而非、似曾相识的知识点要特别引起注意。这一点很多同学做得不好,而做得不好的原因是,前面的知识点并没有记住。语文是一个需要动手的科目,需要把学过的知识点分门别类的记录,整理,再补充。如果我们做不到抓住难点和找不到自己觉得费解的地方,那么听课时就做不到有的放矢。

4、要了解课文后面的练习,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要做记号,等老师授课时注意听讲或提出。

从上面四点对预习的要求来看,语文其实是一个很耗费时间的科目,如果我们做好了预习工作,在课堂上就能够随着老师讲述的课程,重点听自己预习时没弄懂的部分,通过教师的讲解,把疑难点解决。

 

二、认真听课

〖课前〗

语文课,老师的授课方法不一,有的老师生动活泼有趣,同学们情绪饱满;可是有的语文老师呢,讲课比较刻板,重点和非重点一个语速语调语气,同学们往往会听着听着打瞌睡。老师,我们没办法选择,可是我们可以做足上课前的心理准备。

第一就是要确立明确的课堂学习目标。明确的学习目标对课堂学习有很强的导向和激励功能,能使自己集中注意力、活跃思维、提高学习效率。这个是建立在预习的基础上,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所在,所以才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第二点是要调适良好的心理状态。不能觉得,这个老师好烦呢,讲课就会一二三四五,心理状态的准备一是要有旺盛的求知欲:二是要有乐观的学习情绪;三是要有积极的思维定向。化要我学为我要学。

第三点是做好身体上的准备,保证有饱满的精神投入到课堂学习。

最后一点就是准备好学习用具,同时注意把课桌整理得井井有条,以免课桌上东西零乱而影响自己的学习情绪。

这就是上课前我们要做些什么才能更好的投入课堂。

〖课中〗

上课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做到的是——专心上课。这一点,估计很难。过去,老师曾介绍过一种五到听课法。这“五到”就是指耳、眼、口、手、脑都到,都要动起来,多种感觉器官并用,多种身体部位全部参与听课活动。耳到是指听老师讲,听同学发言、提问,不漏听、不错听。眼到是指看课本、看老师的表情、看板书、看优秀同学的反应。口到是指口说,包括复述、朗读、回答问题。手到是指做笔记、圈重点、批感想、做练习。脑到是指动脑筋,心力集中、积极思维。五到听课法要求听课者全神贯注,灵活地根据课堂情境和老师要求,适时调整听课方法。

课堂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只有讲究策略,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堂上抓住老师的思路,抓住关键内容,积极思维,学思结合。同时我们也要做到珍惜课上学习时间,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注意课堂小结。只有在课堂上达到对老师所讲内容的最基本的消化吸收,才有可能为知识的进一步掌握和巩固打好基础。

〖课后〗

课上完了,别忘了还有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及时复习。复习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语文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

语文复习必须要主动,可以运用以下几种具体方法:系统整理,独立作业,分析错误,系统小结。客观地说,语文作为基础性工具学科,想要学好是不容易。它体系博大内容浩繁,融思想、知识与艺术为一体,需逐步培训良好的感知与接受能力。但作为中学阶段的一般性学习,需要的是扎实的文字、语言功底,还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顺畅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而达此目的,应该说是不太困难的,是有规律可循的。这里,首先需要端正一个认识,即语文成绩的提高有赖于语文素养的增强,是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

三、养成好习惯

我们需要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都有哪些呢?有“七勤”:

1、勤读课外书籍。

语文学习最重要的内容是读书。要学好语文,光读几册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从书中获取丰富的精神养料。

勤奋读书,必须做到珍惜时间,抓紧分分秒秒。欧阳修善于利用“三上”的时间读书,即“马上、枕上、厕上”,郑板桥读书则利用“舟中、马上、被底”的零星时间读书背诵。古人勤奋读书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大家去学习的。

2、勤做读书笔记。

读书必须学会圈点勾画,学会做读书笔记,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写读书笔记有助于培养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思维的条理性和深刻性,有助于加深对读物的理解、记忆。做读书笔记有以下几种方法:、摘抄、摘录,、做卡片,、提要勾画,、写读后感。

3、勤查词典资料。

读书要养成勤查词典资料等工具书的习惯。工具书的种类很多,除了字典、辞典外,还包括文献资料、索引等供查考使用的图书。最常用的工具书为字典、词典、辞典。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等。工具书不仅可以在碰到疑难问题时查阅,而且也可以作一般书籍一页一页地读下去,同样是大有收益的。

4、勤于朗读背诵。

朗读背诵是传统的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是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

朗读要做到吐字清晰,音准气足,节奏停顿合理,要有抑扬顿挫的韵律美,准确地体现出作者的情感。

朗读人物的对话,要力求模拟出人物的心情、口吻,使人物形象活生生地站立在自己面前。

朗读诗歌要铿锵悦耳,语势错落有致,节奏抑扬回环,具有音乐美。

通过朗读,文章的内容、情感、文句的优美、汉语言的韵律,也都能体会出来了。

背诵要下苦功夫:可以分层背诵;可以化整为零地背诵;可以先抓要点背诵,然后连贯地背诵。背出以后还要经常复习运用,这样就可以做到长时间的不遗忘。

5、勤于独立思考。

思考是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

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首先要善于提出问题。思考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引起思考的最好办法就是多问几个为什么。其次要善于分析综合。分析就是深入到文章的内部分解剖析,将各部分的个别特征区分开来;并加以比较和鉴别,从而对学习的内容有深透的了解和认识。对所读的文章要分解成若干部分,然后逐一剖析。综合则是在分析的基础上把各部分联系起来加以认识从而把握整体。第三,培养独立思考习惯要克服不良的思维定势,防止思想的僵化。

6、勤于求教探讨。

要学好语文,就必须养成求教于人的习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凡是不懂的,有疑惑的、把握不准的,都应当勇于向别人请教。问老师,问同学,问家长,问一切可能了解情况的人。

学习需要谦虚,还需要有追根究底的精神,不能浅尝辄止。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还要善于探讨、研究,甚至是激烈的争辩。

7、勤于写日记。

日记就是把自己一天的所言所行、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有选择、有重点地记录下来。日记对积累写作材料、储存知识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日记不但形式十分灵活,可长可短,可叙可议,可描写,可抒情,可说明。而且内容也不受限制非常广泛,可以海阔天空,无所不谈。最初可能写得很简单,语言也不一定通畅,坚持写下去就会逐渐提高。

写日记主要是为了练笔,练习对客观事物的表现力和对自己思想感情的表达能力。因此,只要有利于练笔都可以写。写日记要注意把观察能力的训练和感受能力、思考能力的训练结合起来。

日记往往记的是身边的琐事,但要注意从这些琐事中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受,反映出自己的观点、看法。许多好的日记就是把一些不引人注意的小事、琐事写得具体、生动,并能从中揭示出一定的道理而被人称颂的。写日记一定要坚持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

以上,就是给高一和高二的同学们的一些语文学习的建议。

 

 

(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