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阿房宫赋》拓展阅读练习:《〈李贺集〉序》(杜牧)

(2012-12-06 23:46:57)
标签:

古文助读

教育

分类: 文言专题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14题。

《李贺集》序

杜 牧

太和五年十月中,半夜时,舍外有疾呼传缄书者,牧曰:必有异,亟取火来!”之,果集贤学士沈公子明书一通,曰:吾亡友李贺,元和中,义爱甚厚,日夕相与起居饮食。贺且死,尝我平生所著歌诗,杂为四编,凡二百三十三首。数年来东西南北,良为已失去;今夕醉解,不复得寐,即阅理箧帙,忽得贺诗前所授我者。思理往事,凡与贺话言嬉游,一处所,一物候,一日一夕,一觞,一饭,显显焉无有忘弃者,不觉出涕。贺复无家室子弟,得以给养恤问。尝恨想其人,咏味其言止矣!子厚于我,与我为贺集序,尽道其所来由,亦少解我意。牧其夕不果以书道不可,明日就公谢,且曰:世谓贺才绝出于前。居数日,牧深推公曰:公于诗为深妙奇博,且复尽知贺之得失短长。今实叙贺不让,必不能当君意,如何?”复就谢,极道所不敢叙贺。公曰:子固若是,是当我。牧因不敢复辞,勉为贺叙,终甚惭。

贺,唐皇诸孙,字长吉。元和中,韩吏部亦颇道其歌诗。云烟绵联,不足为其态也;水之迢迢,不足为其情也;春之盎盎,不足为其和也;秋之明洁,不足为其格也;风樯阵马,不足为其勇也;瓦棺篆鼎,不足为其古也;时花美女,不足为其色也;荒国陊殿,梗莽丘垄,不足为其恨怨悲愁也;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盖骚之苗裔,理虽不及,辞或过之。骚有感怨刺怼,言及君臣理乱,时有以激发人意。乃贺所为,得无有是?贺能探寻前事,所以深叹恨古今未尝经道者,如《金铜仙人辞汉歌》、《补梁庾肩吾宫体谣》。求取情状,离绝远去笔墨畦径间,亦殊不能知之。贺生二十七年死矣!世皆曰:使贺且未死,少加以理,奴仆命骚可也。贺死后凡十有五年,京兆杜牧为其叙。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之,果集贤学士沈公子明书一通  发:打开

B.贺且死,尝我平生所著歌诗          授:传授

C.居数日,牧深推公曰                让:谦让

D.子固若是,是当                  慢:怠慢

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是称赞李贺才能的一组是(  )

世谓贺才绝出于前     公于诗为深妙奇博

韩吏部亦颇道其歌诗  盖骚之苗裔

言及君臣理乱,时有以激发人意 

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③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牧夜半得到好友沈子明来信,请他为李贺诗集撰写序文,杜牧再三推辞后还是答应了好友的要求。

B.杜牧在序言中充分肯定了李贺诗歌的浪漫主义色彩和高超的艺术技巧,对李贺诗歌的风格、情态、色泽、意趣等方面作了热情的赞扬。

C.杜牧充分肯定了李贺诗歌成就后,与《离骚》对比,指出了李贺诗歌的思想内容上的不足,严重脱离现实生活,脱离诗文的常规畦径。

D.杜牧认为,李贺诗歌有欠缺,是由于离世过早,如果假以时日,应当有所进步。

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贺复无家室子弟,得以给养恤问。

 

2)子厚于我,与我为贺集序,尽道其所来由,亦少解我意。

 

3)使贺且未死,少加以理,奴仆命骚可也

 

 

解析:

1.B[交给]

2.D[②是杜牧对沈子明的赞美。⑤是对《离骚》内容的评价。]

3.C[“严重脱离现实生活,脱离诗文的常规畦径”错。应为虽有不足,却独特超常。]

4.1)李贺又没有妻子儿女兄弟,能够供养体恤慰问。

2)您和我感情深厚,替我给李贺的集子作序,全部说出他的诗的来龙去脉,也许稍稍宽慰我对李贺哀思的情意。

3)假使李贺还没死,诗歌上稍稍加一点说理,就可以称《离骚》为奴仆了。(或翻译为《离骚》当居于他之下”“成就超过《离骚》

 

参考译文

太和五年十月中旬,半夜的时候,屋外有大声叫喊着送书信的人,杜牧说:“一定有特别的情况,快拿火来!”等到打开信件,果然装有集贤殿学士沈子明的一封信,上面写道:“我的故友李贺,元和年间,和我友爱甚深,从早到晚在一起生活。李贺将死的时候,曾把生平所写的诗歌交付给我,编为四编,总共二百三十三首。几年来我四处奔波,确实以为已经失去了;今晚酒醒后,不再能够入睡,就阅读整理书箱,忽然找到李贺先前交给我的诗歌。追思往事,凡是与李贺一起交谈一起游玩,某一个地方、某一个景象、某一白天某一夜晚,每一次饮酒每一次吃饭,清清楚楚地没有丝毫的遗忘舍弃,(想起这些)我情不自禁流下了眼泪。李贺又没有妻子儿女兄弟,能够按时供养体恤慰问。曾经在遗恨中追想他的为人,吟诵品味他的诗文!您和我感情深厚,替我给李贺的集子作序,全部说出他的诗的来龙去脉,也许稍稍宽慰我对李贺哀思的情意。”当天晚上我不能用书信表明我不能写序,第二天到沈公处推辞,并说:“世人说李贺的才华远远超出前人。”谦让的过了几天,我竭力推让说:“您对于诗的研究深刻奇妙广博,并且又完全了解他的长短得失。现在让我为李贺的诗作序而我不辞让,一定不能称您的心意,怎么办?”再次推辞,极力表示自己不敢为李贺的诗作序。沈公说:“您像这样坚持,这就是怠慢我。”我因此不敢再推辞,勉强为李贺诗作序,始终感到很惭愧。

    李贺,唐王朝众多子孙中的一个,字长吉。元和年间,韩愈也非常称道他的诗歌。云烟连绵,不足以表现他诗歌的姿态;河水遥远,不足以表现他诗歌的才情;春意盎然,不足以表现他诗歌的温和;秋日爽朗,不足以表现他诗歌的风格;风中的桅杆上阵的战马不足以表现他诗歌的勇气;瓦制的棺木刻有小篆的铜鼎不足以表现他诗歌的古朴;艳花美女不足以表现他诗歌的色彩;荒凉的国家废弃的偏殿,枯木丘坟不足以表现他诗歌怨恨悲凉的情感;牛头鬼卒、人身蛇首不足以表现他诗歌的虚无缥缈、荒诞奇异。大概是《离骚》的继承者吧,说理上也许比不上屈原,在言词上或许能超过它。《离骚》对君臣治乱有讽谕作用,有指责怨恨,说到君臣治乱之迹,时时有激发人心的感慨。只是李贺的诗歌,恐怕有没有这些呢?李贺探寻以往的历史典故,这就是他深深地感慨古今不曾有“经道”之人的原因,如《金铜仙人辞汉歌》《补梁庾肩吾宫体谣》。抒发表达的情感不依据于已有的笔墨史实,往往从前事中生发开去,因此也不能深知了。李贺活了二十七年就死了!世人都说:假使李贺不早死,诗歌上稍稍加一点说理,就可以称《离骚》为奴仆了。李贺死后十五年,京兆杜牧为他的诗作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