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推荐]复旦大学陈果老师《思想道德基础·大学生活导论》

(2011-07-16 11:08:33)
标签:

陈果

生活导论

杂谈

分类: 语文博览

[推荐]复旦大学陈果老师《思想道德基础·大学生活导论》


【复旦大学陈果老师简介】

陈果,女,生于上海。复旦大学哲学系博士,加拿大温哥华UBC大学RegentCollege访问学者;复旦大学教师,陈果曾师从哈佛大学神学博士JamesD,芝加哥大学心理学博士Evelyn。现任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任课教师。高挑的身材、靓丽的容颜、得体的着装,让她走到哪都引起关注。她的课堂教学体现出了中西贯通的特色。陈果担任的是思想修养课的教师,这门在传统上被认为颇有些枯燥的课,却让她上得风生水起。她用生动鲜活的语言讲授人生哲理,深入浅出,别具一格。

 视频链接:http://video.sina.com.cn/v/b/55084602-2032284873.html

【陈果老师课程言语精萃】

我们常常处于拥挤的环境中

人与人之间在相互干扰,缺失了敬意

不断的需要与别人讲话,所以很少跟自己讲话

远离喧嚣是因为对人与人之间失去了兴趣

拥挤带来的喧闹波对了我们的闲情、宁静

宁静时,才会以闲情去欣赏生活之美、他人之美

只有当自己不需迫于无奈与别人对话时,才会与自己对话

与自己对话是自我反思、思考自己时产生智慧

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

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浪漫不是虚伪、乌托邦

是罕见的美丽崇高甚至神圣的情感

真实是最高的高贵

美只有真假之分

以真为美

 

关怀心

真正的关怀的动机是在内心深处,出于良知、快乐的驱动

浪费自己的时间是最不智慧的行为

为了营造自己是个大好人的氛围→自我牺牲的背后是对回报的期许——不是关怀

自问:为什么关怀他人?以何种方式?只为自我爱的奉献

先打理好自己,再关怀别人。天助自助者

自己要完满快乐,自己端平这碗水。

基于人性的平等

自己爱自己

“自爱”:对自我的性格、发展的认可

是关爱他人的基础。知道什么对自己是好的,才会知道什么对别人是好的

人人平等,包括我在内

 

孤独心

孤独不等于寂寞

自成世界的独处

自成体系的完整的状态

孤独者表现出的是圆融的高贵

 

羽化

没有缺失的遗憾

寂寞是迫于无奈的虚无,百无聊赖,焦灼,无所适从、无法自处

孤独是由思想带来的气质娴静淡定

对环境没有刻意的要求:独处或身处热闹是自己的心境

 

“和敬清寂”——日本茶道的精神

与环境相和谐、表现出一份恰到好处的尊敬、不影响自己的清静、冷寂寂寞的人会需要社交社交是非常廉价的,有价值但不高社交的动机:利益关系和将来的实用关系——搭建人脉——功利的目的利用他被他人利用的工具或者是一群寂寞者的相互取暖

肤浅短暂的交流怎么可能有深刻的了解、知道你只为你的价值重大?

 

寂寞者的累加不可能减消寂寞,寂寞者的群体是跳不出寂寞的——一件无意义的事重复无数遍依然是无意义的人需要孤独独处的时候,精神的自由会给你一个正真的自我

你的绝大部分时间不属于你,被其他东西占用

外在世界占用了我们的五官

孤独使我们能自如的生活

孤独者往往是极其有趣、丰富的人

自我选择的一种自我消遣方式

在孤独中始终自得其乐

取之不尽的乐趣,不断给生活提供新鲜的资源

老夫老妻的爱,像空气,不需要有语言的交流,却重要的不可替代

甘于孤独者:

热爱思想、热爱读书——始终充满情趣、创意

思想的宽广才能带来快乐的持久

孤独使思想者与思想者的交流更加畅通

“羽化”自我消失物我两忘

读书时,交流的快感:

读书投入时,对方说的不是他自己的话,是你自己一直想说却无从表达的话——描述我或是就是我想说的it's me

智者一生的思考是你一瞬间畅然的隐下

心中尘封的角落顿时豁然

孤独者也喜欢冥想

与自然对话,与思想、灵魂的交流

灵魂是弥漫的,

孤独者的有趣是真实的有趣

迎合和模仿只会是乏味

闲聊、恭维、取乐的过程中只是矫揉造作

 

只有具有孤独的自我意识,反观自身的人,才可能有弥足珍贵的朋友

朋友是什么?

朋友不是酒友、玩伴、寂寞时的慰藉者、精神的避护所

朋友不是为了任何功利原因搭建起来的人脉

扎堆的往往不是朋友,是寂寞的人群

朋友不是对你的任何观点和态度都持有赞同、迎合态度的人、显示出自己的软弱和妥协

朋友很多时候对你很严厉、甚至近乎苛刻

因为他不忍心看你继续堕落

朋友很少是一见如故的,就像情侣一见钟情也是很少的

朋友不是你可以不假思索、一股脑来输出烦恼、抱怨的人,否则你就是自私的,是在利用你的朋友,不是无原则的相互扶持、分担

要替对方思考,而不是作为语言垃圾箱、情感垃圾桶

自己觉得烦恼、痛苦的事为什么要加诸到对方身上?

抱怨是一种毒气、债务

朋友是“无用”的——无功利之用

复旦的精神自由而无用的灵魂

中国人的功利之用——传统思想

交朋友不是为了利用、庇护、或是一个安全的宣泄渠道

朋友不是为了索取、是为了奉献

有爱要付出

为什么要爱他?

因为这个人让你感受到了精神上从未有过的默契感

朋友如空气、如水

 并不时常想起,但却无处不在

朋友带给我们的同在感

在实际生活中遇到危机时,往往不会找朋友帮忙,而是找一些利益界限比较明晰的人帮忙

友情跟爱情一样,如此晶莹通透、纯洁美丽

不忍心因为我个人的原因,在不必要的情况下,让朋友承担起一些功利之用、给他带来麻烦

交朋友是因为爱他。

爱他,就不要给他制造麻烦,就不要让他为自己多操心。

真的爱父母,最关键的就是不要让他们太操心,因为他们为我们做的已经太多了。

朋友是如此重要,不会让他承担功利之用,无需任何感官的刺激。君子之交淡如水。

朋友不是日用品,朋友是奢侈品,一旦拥有,就觉得心满意足。

对朋友没有任何实用性的要求。当我出现危机的时候,你不需要为我做任何事,你只要陪着我。

此时或许只是相互握手,但以足够。精神上的默契感和同在感已经足矣。有你在,我就不孤独。

真正的朋友从来都是违背工具理性的。从来都是违背任何世俗的、功利的、实用的目的的。所以工具主义者是不会有真正的朋友的。

只有先放弃有用这样的想法,才可能会有朋友。

朋友的前提是真诚。

即,跟朋友在一起时,我可以做我自己。在平等的原则下,我可以按自己的意愿行事、说话。

甚至可以不需言语,安静思考。

他在我面前可以做他自己,我认可他可以按自己的意志行事,我不强加任何原则。

衡量友谊最好的标准就是:跟朋友在一起时,内心是满足,更高的是安宁。没有任何需要去做的行为、没有任何不得不要说的话、没有为了打破冷场而非要投入的热情。

朋友带来的绝非热闹的人气。朋友真正做到的,是让我们更好的领会独处的快乐,远大于一个人独处的快乐。

因为一个人独处时会恍惚、不安、怀疑。

跟朋友在一起时,绝对的安全、宽松、安宁、契合。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语言是最低档次的。

当只有通过说话才能沟通时,你们两个的关系很远。

关系亲密、你知我知时,一个眼神、一次握手足矣。

跟真正的朋友在一起时,无需语言、无需刻意的矫饰、无需动作。

因为朋友是健康而安宁的空气。

在一起时,安静但不冷清。

基于长年累月的信任和相互的理解,形成一种宽松的氛围。

朋友间要有理解的同情”“同情的理解

同情:感同身受的情感。(同,感同身受;情,情感)

慈悲的心肠:同体大悲。

当你没有时间拒绝我的时候,我不会以之为然,因为我知道如果我是你,我也必然这么做,我知道你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朋友之间,就像跟空气一样,相互共存着,却不会有干扰。不会尴尬、不会拘束。

任何人之间很费力的事是解释。

朋友间,无需解释,同情的理解,理解的同情。

真正的告别应该有更多的纪念、怀想、回味的空间。而不是喧嚣、醉酒——言语的暴力、行为的暴力。

真正的朋友之间的相聚、精神上的分享一定是二人世界的。

两个人之间要找到一个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已经不容易了,要找到三个人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就更难了。两个人交谈可以很自然,无须刻意。三个人交谈时,其中必有一人会游离在话题之外,此时其他两个人出于友好会需要把他揽进这个话题,刻意说他会感兴趣的话。真诚无需刻意、无需矫饰,哪怕这种刻意具有善意。

交谈最好的状态是:当我跟你交谈时,我的眼里、我的世界里,只有你。

友情之美乃是人的灵魂之美,而灵魂之美必需时间的磨练,必需生活的考验。

所以,是不是朋友是很难说的:我们很多时候了解的不够深,不知道对方不可逾越的道德底线是什么,不知道对方生活中最重要的价值观的组成部分是什么,不知道对方的品性、个性到底是什么。

不要忽略时间的功能,不要低估时间的犀利。我们往往太心急,基于说我们是朋友,好像从此以后我们就不再成长的了。真正的朋友是在同步变化的,彼此相互扶持着,相互成长、成熟。

患难与共的朋友,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够建立起来。

你我能否成为朋友,是由时间决定的。

朋友无需定义。人类的语言是如此庸俗,以至于当我们产生真正的怦然心动和震撼时,我们往往会说我无法用语言表达”——庸俗的语言难以承载如此丰富无限的情感。而朋友所有的特质都是高悬于庸俗之外的,都是超脱于庸俗之外的。

成为朋友的两个人必须都是头脑清醒的人,这很重要。

这就是为什么只有孤独者才能做朋友,惟其如此,才能分辨出什么是友爱、什么是依赖、什么是独立、什么是鼓励。

才不会出现主角、陪衬人这样不平等的关系。

朋友之间,两个人是平等的,相互扶持。

朋友双方是不会以友谊来相要挟、相约束的。

朋友是为了让我们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变得更自由。

所以,侵占朋友的时间也是一种罪恶。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朋友之间见面前要先预约——你怎么舍得打乱朋友预先安排好的时间计划?

朋友是帮助彼此更了解自己、更了解对方。

当我们了解了朋友的真性情之后,要竭尽全力去呵护、捍卫、保护他。

但这种保护是不需回报的,甚至不需要任何回应。

高尚而真实的情感是朋友一切的基础,也是唯一的基础。

友谊会毁于虚伪、矫饰。

你无须解释,我足够了解你,所以不会怀疑你。

因此,在成为朋友之前,相当严格的怀疑是必须的。

朋友不会取消孤独,而是教会你如何更好的领受孤独,让你在孤独的时间不会再觉得冷冰冰的,因为有朋友的同在感、精神的默契感。此时的孤独是温情的状态、充实而美丽。

孤独不是姿态,是一份真正的境界,是心灵的一份诗意的栖居。因此不需寻找什么特定的安静的角落。

孤独或许表现出沉默,但孤独与沉默没有必然关系。

孤独者是思想的、精神的流浪者。

抽烟或是饮酒,只是用一种麻痹的手段或是摆酷的手段,来营造一种孤独的虚假的表象。

没有思想、没有精神的人是孤独不了的,充其量只是一个寂寞者而已。

孤独没有某种形式可循。

孤独不是刻意培训自己、让自己具有某种思想、某种气质。

孤独是最原始、最本真的状态。人离开母体之后,便再也没有与任何人在物理上同在过。

孤独是我们的命运,但这绝不是糟糕的事。当我们无法改变命运时,顺从的、恭敬的领会它。

这是幸运的,思想者在心灵上孤独,孤独者极其丰富有趣、拥有最诚实可靠的朋友。

思想源于孤独。

 

感恩心

没有什么理所应当的爱。他对你的好,是因为他爱你,落实到行动是对你的理解、包容、奉献。

爱,归根到底是只付出、自我的牺牲、对他人的关爱。

爱让我们感受到人与人之间在距离之外的暖意。

但是我们往往容易铭记一个陌生人对我们的一点帮助,但却记不住离自己很近的人对自己付出。

人往往缺乏远见。

只追求远处的一个个层出不穷的目标。

人对自己亲密的人无比残忍、冷酷无情。认为理所当然。

感恩的传统。

对对一切都要感恩,身边点点滴滴的善意。

感恩不是一句谢谢

端其心,落其行。

涌泉相报不只是对给你善的人,而是给与全世界你能看到的所有人——被善感染之后,要去感染其他人、分享给其他所有人。

犹太民族的远见:到处播洒善。

不要拒绝接受爱,这不是软弱。

不要害怕奉献自己的爱,这不意味着丧失,相反,从侧面反映了你的富足。

 

忏悔心

面对现实,错了就是错了,不要解释。

悔过,但不要矫枉过正。

颜回:不迁怒。”“不二过。

《项链》:一个女人在用一生的辛勤来悔过、用最美好的青春来维护一个承诺。她的虚荣是可以理解的。她是难得的。她是高贵的。

任何话,说多了就很廉价。对不起说多了就没有歉意了。真正的对不起是千斤重的,不仅是对你伤害过的这个人,更是对你自己的良知和道德。

 

关怀心&感恩心

关怀他人时是不期待感恩的,施予关怀是因为我们抱有这样的信念:助人为快乐之本,关怀是要正式我内心深处世界的富足。

接受他人的帮助时要有感恩心,不帮你是正常的,帮你是他内心深处的一种自我奉献,值得铭记。

 

包容心&忏悔心

忏悔时不应指望对方能包容你、原谅你,这样的初衷证明你没有任何的抱歉,你只是希望使自己早日摆脱掉对方的指责,这是一种自私、功利的目的。

当被伤害时,如果这种伤害能在时间中被抚平,那么得饶人处且饶人,不要让别人因为你的原因,背负着沉重的精神负担了此一生。

 

包容心:

包容他人之前,也要包容自己、原谅自己曾经应该做,而没有做的事情。

包容自己的命运、生活

对抗不幸、挫折、苦难就会出现不自由

对抗本身对自己产生了一种束缚

和解时才是真正达到自由

对抗时的力量的实施不是自己的需要。而是为了统摄对方

 

直面困境

不能改变命运时,恭顺的领受这命运,这是与生命的和解,

是一种高贵的顺从的姿态大气的姿态

 

课程视频链接:http://video.sina.com.cn/v/b/55084602-2032284873.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