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酒怎样卖才够贵?

(2009-11-12 22:03:51)
标签:

炒文化

炒包装

炒年份

酒价弄高

财经

分类: 考试指南
这是一个买卖双方不仅攻守博弈而且相互默契的智力游戏,把酒价弄高通俗的玩法有三种:炒文化、炒包装和炒年份。
  据说如果仅仅考虑物理成本,那一公升的蒸馏酒也不过人民币五块多!现实中的酒价可是洋洋大观了,且不说那些收藏的珍品,光就商品流通领域而言,我见过的酒价差别有两万倍之多,四块多的小烧和接近八万一瓶的40年波摩,有道是:人生而自由,却未必平等。
    文化这东西太虚,前期运作时可能还会有点效果,后期酒的品质跟不上就立马死翘翘,当年号称“中国影视大亨”的邓建国就折腾过一番名酒“赤水河”。
   包装是花哨东西,玩得太过反而会伤到主体,五粮液本是中国白酒的“至尊”之一,奈何前几年把精力都用去搞什么水晶工艺瓶了,结果如今还得折回头来重新发扬二三十年前的经典“猪胆瓶”。
   年份是个好东西,自从法国红酒炒起来之后,高度酒也跟风了,从白兰地到威士忌皆如此,国内居然还有50年版本的“浏阳河”,我没怀疑真伪的意思,但自从我们的“92长城干红”成为国际笑话之后,我对年份的东西也是半疑半信。
  威士忌这些年价格飙升有年份酒的功劳,30年、40年甚至50年的极品扫荡全球,一支50年的麦卡伦在台湾要卖28万新台币,难怪有人说如果苏格兰酒仓里的威士忌全部按现时市值套现的话,比威斯敏斯特金库的财富还多。
  但威士忌能在大众的商业和小众的格调中取得平衡,原因在于威士忌还有一种个性化的装瓶厂版本,威士忌工厂有两种,一种做蒸馏兼装瓶,另一种是只做装瓶工作的。由于酒窖藏出来后会有不同的个性,注重商业平稳的蒸馏厂往往不愿承担风险压力,宁愿牺牲灵光一现的个性来满足商品的标准化要求,这时候和蒸馏厂有良好互动的装瓶厂就会买下这批酒自己装瓶出售,酒瓶上有双方的各自的品牌。这样做的好处是让装瓶厂扮演了一次“调酒师”的角色,装瓶厂按照自己的审美判断来推出这批酒,风险由装瓶厂来承担,一旦失手顾客也不会追究到蒸馏厂,而这批酒如果像艺术品一样升值,获利的是装瓶厂,某种程度上来说,装瓶厂是一个产业体系里良好的缓冲区,让那些数量不多又极具个性的佳酿不至于因为商业原则而湮没。
  做装瓶不是人人都能来的,首先要有良好的法律范围,大家有了自律,装瓶才不会变成假酒的源头,国内有人敢做装瓶吗?其次行业要有良性的协作传统,黑樽BLACK BOTTLE可以把艾雷八怪融于一樽,国内的茅台酒厂肯让自己的原酒出厂吗?装瓶厂的威士忌不便宜,但值得一试,因为每一口都是可遇而不可求且不会再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