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匹兹堡峰会:共识虽多却暗藏分歧

(2009-10-20 17:19:17)
标签:

匹兹堡峰会

国际金融改革

财经

分类: 考试指南

 

第三次G20峰会在美国匹兹堡落下帷幕,各国在退出机制启动时机与力度、全球失衡治理、金融改革方向、气候变化诸多方面貌似共识颇多,但涉及实质操作时却存在分歧。

                     退出机制的时机与力度

尽管在预热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所有G20成员国均承诺继续保持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以确保实现稳定的复苏。但实际上,一些国家已经开始移除部分过剩的货币供给。美国财政部9月18日如期结束了针对货币市场基金的救助计划,该措施被市场解读为试探性收缩政策的开始。日本新政府也宣布将重新评估经济刺激计划,寻找收缩预算的可能。其他国家也可能在今年第四季度和2010年相继采取加息或其他措施。从峰会现场看,各国几乎一致回避该问题,对相关战略仍缺乏条分缕析的细节,这意味着各国及其央行将可能以不同的步调启动退出机制,且退出的着力点也大不相同。

                    全球经济失衡的调整

全球经济失衡由来已久,表现为日本等出口导向型经济体的庞大贸易顺差及相对应的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庞大贸易赤字,这部分贸易顺差回流美国金融市场,从而助推金融泡沫的形成。美国、欧盟等均认为,解决经济失衡必须改革主要经济体的政策,即美国增加储蓄,欧盟进行结构性改革等。但这些经济体在转变经济政策的时机和方式上意见相左。峰会召开前夕,美国抛出了名为“可持续及均衡增长的框架协议”,实质是将全球经济失衡的责任推卸给别国,为自己在寻求建立新的增长机制,即均衡的全球增长进程中赢得更多的主导权和话语权。我们认为,全球失衡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特殊现象,原因多而复杂,应本着渐进、有序的原则予以解决,避免世界经济的大起大落。欧盟提出,对危机根源及全球失衡治理,美国不应避重就轻。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失衡状态已大为改善。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在2009年第2季度已降至980亿美元,但是此缩减态势是否可持续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不少经济学家担心这场危机可能进一步强化新兴市场国家囤积外汇以求自保的倾向,由此加剧全球失衡状态。从本次峰会看,也较难有效地解决失衡和可持续需求等问题。

                    国际金融改革的推进

金融监管继续成为各国领导人争论的焦点。目前,G20首脑们就如何较好地控制过度金融投机和企业薪酬出现妥协倾向。瑞典首相费尔特表示,峰会若未能就银行薪酬和资本问题达成协议,就不能算成功。萨科奇会前曾表示,若匹兹堡峰会不对银行家限薪问题进行讨论,法国将退出此次会议。

本次峰会上,G20领导人虽然避免提出针对单一货币的改革意见,尤其是对美元,但是峰会前,中国、俄罗斯等最有发言权的美国债权人已提出新的储备资产并要求美国修复高企的财政赤字。萨科齐提出,在一个政治和经济上都已多极化的世界里,全球不应拥有仅仅基于一种货币的体系。鉴于当前所有可行的美元替代品要么缺乏流动性,要么缺乏可转换性,特别提款权的增发成为这些债权国渐进推动储备货币改革的权宜之计,但是如果美国迟迟拖延财政上的整合与修复,继续扩张美债,中、日、俄等债权人恐难继续购买美债或提供融资。

                   中短期减排目标的实现

大部分G20领导人都参加了联合国的气候峰会,尽管各国对长期减排目标没有异议,而且采取不同的举措推广可再生能源,但对于减排的时间表和力度却存在分歧。俄罗斯认为很难达成某种切实的协议,并表示愿意参与这样的国际协议,但前提是所有成员都应参加该协议。新兴经济体普遍表示愿意承担各自的减排义务,但不希望被其他国家强加某种减排责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