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写作指导教案——“莲”
黑沿子中学
【教学目标】
1.充分利用综合性学习中搜集到的相关材料,进行说明文的写作;
2.采用恰当的说明顺序;
3.掌握说明文的开头技巧。
【训练重点及难点】
说明文内容安排及结构的指导训练,说明文开头的写作训练。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关于莲的相关科学知识,教师辅助搜集,打印下发。
【教学流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导语:一位去北京参加了夏令营的同学,一回到班上,就兴致勃勃地向同学们介绍他参观故宫的情景。说了东路、西路、外东路、外西路怎么拐弯怎么走,以及路上的一些建筑……说了许多,越说越乱,急得出汗,同学们还是不明白故宫是什么样子。同学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你能帮他出个主意吗?(没有掌握好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由此可见,写作说明文,不但要有明确的中心,而且要有适合文章表达的结构层次,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怎么去写。同时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二.目标展示,明确训练点
充分利用综合性学习中搜集到的相关材料,进行说明文的写作;
采用恰当的说明顺序;
掌握说明文的开头技巧。
三.遨游文本,知识梳理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目的是给读者以科学的知识、科学地认识事物的方法。
★说明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方法:常用的说明方法—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列图表、列数字、引用等。
★说明文语言特点:生动形象(科学小品文);平实准确(平实性说明文)
联系课内文章回顾:《故宫博物院》 《中国石拱桥》 《大自然的语言》
《苏州园林》……
四.例文印证,迁移运用
读材料,思考:每篇材料的说明对象,采用的说明顺序(结合重点词语要素分析),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材料一:燕子善飞,妇孺皆知。其飞行速度每小时可达120公里,燕子又具有高超的飞行特技:它们一会儿像箭一样贴墙飞行,一会儿又垂直地直冲云天;它们能够倏忽地来个180度大转变,或者翼不振,翅不摇,干脆在空中滑翔几分钟。那么,燕子的飞行本领为什么如此高强呢?原来,燕子的身躯呈流线型,两只翅膀既窄又长,每秒钟可以振动20次,它的尾巴几乎是整个身躯长度的三分之一,这些对飞翔是特别重要的。燕子的身子特别轻巧,平均重量仅为20克,堪称是最轻量级的飞行员……
材料二:被人们称为京九铁路龙头的北京西客站,建筑面积比老北京站整整大6倍。整个车站平面呈工字形布局,南北开口,上进下出,高架候车。地下大厅宽86米,长217米,贯通南北,连接上下,是旅客进出站和换乘铁路与地铁的主通道,车站中央有四个层面,上层为高架候车站,旅客可以从南北站房的中央大厅进站,乘自动扶梯到上层高架候车厅,通过18.8米的高大通廊进入分布在两侧的6个候车厅
材料三:古浪地处温带,属大陆性气候。春天多沙尘暴天气,夏天炎热,秋天多阴雨天气,冬天严寒干燥。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第一段文字,第1部分先写“燕子善飞”这一特征,第2部分回答了“燕子为什么会有如此高强的飞行本领”。这样由果索因,是逻辑顺序。
第二段文字,分说北京西客站时,从南北写到了车站中央,车站中央的四个层面又从下写到上,这是按空间顺序来写的。
第三段文字,写古浪的气候特征时,从春说到冬,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
小结说明顺序的运用规律:事理——逻辑顺序
五.实战演练,写作练笔
(一)写作导引:
今天我们要完成的说明文写作,说明对象是介绍莲的科学知识,安排好说明顺序相当关键,那么除此之外,你认为还需要哪写方面的准备?
生交流,生投示总结:莲的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安排好说明文的结构层次,即采用恰当的说明顺序;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组织好说明文的语言。
(二)写法指导:
1.走进莲花,素材储备
小组交流,以竞赛的形式进行:莲文化;莲花的科学知识。
竞赛一:看图片,吟诗句
竞赛二:几道抢答题——(1)莲花还有哪些雅称?(2)莲花起源与哪个国家?(3)莲花成为哪些国家的国花?(4)你知道下面两种莲花叫什么吗?(图)(5)介绍莲花的价值及功用。
竞赛三:揭秘莲花
2.文章的顺序与结构
问:如何安排这些林林总总的科学知识?
小组研讨,班上交流:
★关于顺序:
全文整体上应该采用逻辑顺序(梳理出文章整体思路);
如果介绍莲的外形应该采用空间顺序;
介绍莲的历史可采用时间顺序;
莲具体的特点功用应该采用由特点到功用的逻辑顺序。
★结构的安排
生简述写作提纲
3.局部写法
问:针对其中一个比较深奥的科学知识,如何去有条理地说明?
示范片段(教师下水片段展示):
莲何以出淤泥而不染?是因为莲的表面十分光滑,污垢难以停留?不是。荷叶的表面附着着无数个微米级的蜡质乳突结构。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这些乳突时,可以看到在每个微米级乳突的表面又附着着许许多多与其结构相似的纳米级颗粒,科学家将其称为荷叶的微米-纳米双重结构。正是具有这些微小的双重结构,使荷叶表面与水珠儿或尘埃的接触面积非常有限,因此便产生了水珠在叶面上滚动并能带走灰尘的现象,以达到自我洁净的效果,这就是莲总是能一尘不染的原因。科学家把莲叶表面具有超疏水以及自洁的特性称为“莲花效应”
。“莲花效应”就成了纳米科技最具代表性的名词。
它启发人们去研制涂料和油漆,使墙面像荷花一样不受污染,永褒鲜艳色彩。现在很多人身穿的抗污羽绒服也是受此启发。
从老师示范的说明文段落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交流,技法导引:现象到本质,特点到功用的逻辑顺序。牛刀小试:学生口头作文
4.开头如何去写?(示范—讨论—学生表达)
1)示范:
A.翻开中国的文化史,扑面而来的是淡淡的清香,默默地感动,在我国文化的百花园中,有一朵奇葩格外的引人注目,那就是莲。
B.“……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这是著名散文大家朱自请在《荷塘月色》一文中,对荷花优美婀娜的姿态进行的生动描绘,让人们对莲产生无尽的向往,但是莲作为植物大家族中一员,其本身包含的科学奥秘还有很多很多。
2)技法导引:引用诗文开头;开门见山开头;谜语开头;描写性语句开头。
3)学生口头表达。
(三)写作训练营
完成以“莲”为话题的说明文。
写作提示:
注意合理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说明文的语言的准确与科学性;
(四)下水文示范
莲的自述
我名叫莲,从小到大都生长在低洼潮湿的水田里。我的家族有莲藕、叶、花、莲须、莲米、藕节。我的一身都是宝,对人类的贡献最大。因此,人们都很欣赏我,也纷纷称赞我。在佛家的眼里:我微妙香洁
。佛家把我的高尚品格称作“出污泥而不染”,说我是“玉洁冰心”还用我比作清净的极乐世界。
在文学家的眼里:“只要心中还有,只要梦中还有一瓣清馨,即夏已弥留,即满地残梗,即满地残星。不死的仍然还是莲的灵魂。”
(台湾余光中)我从清晨到夜晚都孜孜不倦的站在田野里,向人们叶露出莲的芬芳。
在美食家手中,更有奇招:他们把我的嫩尖弄来炒、把我的厚实的梗拿来凉拌、或煲汤,其味清芬,香飘万里,沁人脾胃。用糯米与莲藕清蒸,是一道美好素食,它可以清心健脾开胃,清香其味无穷。
在医生的手中,我更是价廉物美之品。我的叶大而圆,农家的人盛夏常用来煮稀饭,说可解暑清热开胃,治中暑、暑湿泄泻等。我的花无比妖艳,有粉红和白色两种,花中的蕊叫莲须,有清心固肾精之效。我的子叫莲子、莲蓬子。可治心悸失眠遗精等,我的壳也叫莲房,可消瘀止疼,治瘀血腹痛疗效很好。就是荷梗都可用来止血,可别要把我扔掉了。
我的一身高洁,一身是宝,你愿意和我成为好朋友吗?
六.课堂总结:
掌握了莲的科学知识,把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再加上认真的写作态度,老师相信,大家的写作水平一定会“步步莲花”!!
竞赛一:看图片,吟诗句
竞赛二:几道抢答题——(1)莲花还有哪些雅称?(2)莲花起源与哪个国家?(3)莲花成为哪些国家的国花?(4)你知道下面两种莲花叫什么吗?(图)(5)介绍莲花的价值及功用。
竞赛三:揭秘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