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活动:《你谦我让》 活动设计
(2008-11-12 10:00:35)
标签:
育儿 |
分类: 班内主题 |
社会活动:你谦我让
设计、执教:田芳
活动目标:
1、知道同伴之间要互相谦让、互相协作,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
2、掌握一些初步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3、体验共同完成任务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将幼儿分成6组,6个瓶子,瓶口大小刚好能通过一个木珠,将八个系
了线绳的木珠依次放入瓶内。
2、把本班幼儿容易发生争抢等现象拍成照片,做成课件让幼儿观看。
活动过程:
1、分组拉球竞赛,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教师交代游戏要求和玩法:幼儿六人一组,桌上有一个装着六个木珠的瓶子。每个幼儿手拉一根绳子,每个幼儿都要参与拉,听教师口令,看哪组先把木珠拉出来。
2、讨论用什么方法可以把木珠以最快的速度拉出来。
教师:请没有拉出来木珠的小组说说自己是怎样拉的,为什么拉不出来?
教师请拉得快的小组介绍自己的经验,并演示给全班看。
请每组幼儿再次尝试,体验谦让、协作之后的成功感。
教师和幼儿共同小结:如果大家同时拉木珠,就都出不来;只有大家互相谦让、互相合作,一个一个地轮流拉才能把木珠拉出来。
3、观看课件,进一步明确只有谦让、协作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
点击课件,让幼儿观看:
教师提问:今天,老师请小朋友看看,发生在我们中二班的几件事情,你们
看!小朋友在做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怎样做才能好呢?(小朋友自由回答)
教师:现在,这些小朋友按你们的方法终于解决了问题。瞧,他们正排着整齐的队伍拿东西呢!
教师:看!发生什么事呢?幼儿回答。
教师讲述玩玩具的时候排好队,互相谦让,一个接着一个走,不能推前面的小朋友!
教师:我们小朋友在幼儿园这样做都是好宝宝,但是老师那天坐公共汽车时,却发现了一些事情,我就画了几幅画,让小朋友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教师引导幼儿乘坐公共汽车时要知道排队等候,为老人让座等。
4、迁移经验,让幼儿进一步了解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是需要谦让、协作的。
教师:小朋友再想想,什么时候,我们做什么事情还需要大家互相谦让呢?
教师:仔细想想,在我们平常的活动中,还有哪些事情需要大家互相协作才能做好?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
5、延伸活动:体育游戏:“二人三足走”,增进幼儿的相互谦让、合作意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