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钻老北京胡同——府学胡同国子监五道营——玩转北京系列(2)

(2012-01-26 23:16:29)
标签:

杂谈

房车

家在路上

老北京

胡同

府学胡同

国子监

五道营

文天祥

孔庙

分类: 家在路上-到处流浪

 

“胡同”一词据说是来源于蒙古语里的“浩特”发音的音译,是水井的意思,不过胡同一词最早在明代就有了,所以为什么叫胡同还有待于研究,北京的胡同就和上海的里弄一样,是市井老百姓生活居住的地方,胡同里长大的北京人一定就是老北京了。北京的胡同绝不仅仅是城市的脉络,交通的衢道,它更是北京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场所,京城历史文化发展演化的重要舞台有名的胡同3600无名的胡同万万千,这就是老北京的胡同,老北京胡同的命名也是五花八门,你尽可以发挥你自己的想象力,有以地形景物命名的,有以动物命名的,有以桥来命名的,还有以人名来定的,有以政府衙门来命名的,还有王爷府,还有地方俚语命名的,,,,,记得刚来北京时看到北京胡同的地名有时会大笑的,实在是土,感觉老北京一点文化都没有,嘎嘎胡同,胰子胡同,背阴胡同,金鱼胡同就罢了,怎么还有奶子胡同!狗尾巴胡同,鸡爪胡同!

上学的时候骑车进城就要穿过很多的大街小巷,在胡同里穿,那时候北京只有2环,3环好像也是后来通的,北京的道路基本都是东西南北的,我们学校在北京城的西北,所以只要是向西向北就一定可以回到学校,尤其的是夏季的时候在老北京的胡同里穿来穿去时很有意思的,下棋的,打牌的,穿着大裤头光着脊梁的老爷们,一口京腔。最吸引我的就是那青砖灰瓦的四合院,我的四合院情节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一直想找时间把北京的大街小巷都走遍,结果这20多年北京没走遍,倒是把中国走遍了,哈哈,于是今年春节开始我转老北京!
http://s11/middle/4d5725f8gb76f6719f9fa&690老北京的历史文化都在胡同里,这话一点不假!老北京的玩意,杂乱无章的修车铺,养着一大群的鸽子和八哥。随便乱转我停车第一个胡同走进去就是府学胡同,胡同口没什么感觉走进去才发现大有文章。

西起交道口南大街,东止东四北大街,南与中剪子巷相通,北与北剪子巷、文丞相胡同相通,全长681米。明代的时候这里就称府学胡同


http://s8/middle/4d5725f8gb76f6a8a3cb7&690
这个应该就是传说中的报恩寺,报恩寺本来就不是学校,元代末年的一位僧人募集资金造了这座庙,那时寺里面尚未安像,公元1358年,徐达率军攻克元大都,朱元璋就给他的军队下了一道命令,任何人一律不得进入孔庙。报恩寺里面的僧人为了保护寺庙,急中生智就从别处借宣圣木主置殿中,以此标志为孔庙,明朝的士兵到了这里不敢进入,时间一长,寺里面的人也不敢把孔子的木像拿走,于是就变成了学校。
http://s11/middle/4d5725f8gb76f74a6cdaa&690

府学胡同现存完好的四合院有府学胡同65(顺天府学)

顺天府学,在元代的报恩寺里面,顺天府学由此而生,胡同也因此而得名,而它则又是今天北京府学胡同小学的前身。

顺天府学对面三十六号院相传为明崇祯皇帝田贵妃娘家田府,现被北京市文物局占用。
http://s1/middle/4d5725f8gb76f76679df0&690

府学胡同63文天祥祠,“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人们为了纪念这位民族英雄,就在文天祥当年被囚禁的土牢处修建了文丞相祠,新中国成立后,又将祠堂东侧的巴儿胡同命名为文丞相胡同,以此纪念这位宁死不屈的爱国英雄。文丞相祠建筑为典型的明代风格,这一特点一直保留到今天。
http://s9/middle/4d5725f8gb76f782a6198&690
这是个干净整齐的小院落,
http://s1/middle/4d5725f8gb76f79a2f7c0&690
据说文天祥祠中有两棵古树,为文天祥所种,一棵是枣树,一棵是槐树。历尽沧桑,仅有枣树还在,从整个树干的形象上看,树是向南方倾斜的,心系南方,因此人们管它就叫指南树
http://s16/middle/4d5725f8gb76f7a846eff&690
后院的正屋供奉着文天祥的牌位
http://s16/middle/4d5725f8gb76f7ba9b99f&690

文天祥被害的柴市命名为教忠坊

http://s12/middle/4d5725f8gb76f7eec8f4b&690
府学胡同是一个比较长的胡同,继续往里走,我们就看到了老北京人住的四合院了,红漆大门里一辆落满灰尘的自行车,
http://s9/middle/4d5725f8gb76f806b2138&690
和府学胡同平行的一个小胡同,大门外一辆没了座的自行车,和当做杂物箱的三轮车。


http://s12/middle/4d5725f8gb76f8378e2ab&690
胡同里的菜市场
http://s7/middle/4d5725f8gb76f84a18656&690
桃条胡同

http://s16/middle/4d5725f8gb76f6472faef&690

我沿着胡同四处逛,一不小心就逛到了国子监街,国子监街,在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内,是一条东西向的胡同。清代名“成贤街”,因孔庙和国子监在此而得名,又称国子监胡同。这条街上共有四座过街牌楼:街东西口各一座,额坊题“成贤街”;国子监附近左右各一座,额坊题“国子监”。该牌楼两侧路北均有石碑,用满汉文镌刻“文武官员到此下马”。因东为孔庙,西为国学(国子监),符合“左庙右学”的规制。
http://s15/middle/4d5725f8gb76f8db3a4be&690
老北京最为亲切的大瓶酸奶!!!
http://s4/middle/4d5725f8gb76f8e520b83&690
圣人邻里,看着都神圣!
http://s15/middle/4d5725f8gb76f90a370ce&690
国子监街里的四合院现在住的应该都是大户人家了,



http://s1/middle/4d5725f8gb76fe1d86c40&690
修缮一新的大宅大院,还带车库的。
http://s16/middle/4d5725f8gb76fe2a98cdf&690
这样的宅子好生的羡慕。
http://s3/middle/4d5725f8gb76fe339d0c2&690
老街牌坊,卖糖葫芦的,这里的游人就比较多了。古老街区内集中了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子监、孔庙等大量历史文化遗产,也是北京市保留下来的唯一一条牌楼街,浓缩了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并以其幽雅、宁静、庄严、神秘的环境和丰富的历史、人文内涵,成为北京一处独具特色的文化景区。
http://s9/middle/4d5725f8gb76fe417c518&690
范曾的字,现在这里是一个画廊。
http://s15/middle/4d5725f8gb76fe5230fce&690
国子监和孔庙博物馆,北京国子监始建于元大德十年(1306年),明初毁弃,改建北平府学,成为北京地区的最高学府,永乐帝从南京迁都北京后,改北平府学为北京国子监,同时保留南京国子监。由于元末明初的战乱,现在北京国子监内的元代建筑遗存极少,绝大部分建筑为明清所建。
http://s7/middle/4d5725f8gb76fe62376a6&690
国子监东街牌楼
http://s8/middle/4d5725f8gb76fe7b52b67&690
国子监是自隋以后中国官方最高学府,历代王朝都在都城建有国子监。来晚了,莫进去哦。

 


http://s9/middle/4d5725f8gb76fe8987ba8&690

顺着一条南向北的胡同,向北走,快到北2环的时候就到了五道营胡同,和前面走过的老北京的胡同比,会让人眼睛一亮,完全是现代派的胡同了,但还保留着老北京的神韵,整个胡同都变成了一条商业街。变身为和南锣鼓巷一样弘扬北京胡同文化的地方。

五道营胡同明朝叫武德卫营,清代讹称.名字现在虽已面目全非,但也是因驻扎军队而得名的


http://s9/middle/4d5725f8gb76fe9b9da68&690
老旧斑驳的四合院,落满灰尘,缺轮少链的 自行车,三轮车,高档轿车都停在胡同里,有点穿越的感觉。
http://s15/middle/4d5725f8gb76fea7ccf4e&690
时尚前卫的小资店铺,摩登少女,酒吧窗台下端坐的老奶奶,
http://s3/middle/4d5725f8gb76febed9d42&690

简约的后面还是老北京的四合院

http://s9/middle/4d5725f8gb76fe159d9c8&690

青砖灰瓦的屋檐下,西式的装修,老北京的胡同就青春了。

http://s1/middle/4d5725f8gb76ff19487d0&690
瓷器儿应该本是老北京的一句俚语,换做店铺 还透着那股亲切劲。咱们都是瓷器儿哦。
http://s8/middle/4d5725f8gb76ff25b1067&690
藏式风格装修,
http://s2/middle/4d5725f8g78be651f8541&690
老北京的胡同总会给人有种杂乱的感觉,但就是因为这样的感觉才会更有生活气息!
http://s10/middle/4d5725f8gb76ff4568e29&690
无量小院,
http://s1/middle/4d5725f8g78be6551c8a0&690
甜果铺子,双皮奶
http://s4/middle/4d5725f8gb76ff5e290b3&690
天都暗了,灯也亮了,老奶奶还坐在街边看风景。
http://s3/middle/4d5725f8gb76ff6be2842&690
靓丽的橱窗,有种冲进去的冲动。
http://s4/middle/4d5725f8gb76ff78d5a73&690

一个很有特点的小画廊。

一次没有计划没有目的的胡同之游,却带给我很多意外的惊喜,小胡同大文章!

每日穿梭在北京的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和拥堵的城市街道上,感受着繁华,也享受那份压抑和浮躁!冲出围城是我们每个人的渴望!但是真真的走进围城深处,走进老北京的血脉里,我们也能感受到那份安逸,那份厚重的历史文化,胡同才是北京的脊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