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知识 |
分类: 机械设计 |
机械设计基础复习题(1)
一、单项选择题
1、V带传动能够传递运动和动力的原因是依靠
A.带和带轮接触面的正压力
C.带的初拉力
2已知某蜗杆头数 ,特性系数q =16,模数m=10 mm,则分度圆直径d1
A、20
mm
3、标准斜齿圆柱齿轮传动中,查取齿形系数YF数值时,应按
A.当量齿数
4、从普通平键的国家标准中选择平键的剖面尺寸b×h的依据是
A.载荷特性
C.轴传递的功率
5、选择普通平键的长度应为
A.略长于轮毂的长度
C、是轮毂长度的三倍
6、在下列型号的滚动轴承中,既可以承受较大径向载荷,又可以承受较大轴向载荷的滚动轴承是
A.52107
7、保证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连续传动的条件是
A
C.重合度大于1
8、与V带传动、链传动比较,齿轮传动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A.缓冲减振
C.无打滑
9.V带传动的设计准则是
10、影响带传动所能传递的最大有效圆周力大小的因素有
A、包角、摩擦系数和初拉力
C、紧边的拉力和包角、摩擦系数
11、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A、在以摇杆为原动件的曲柄摇秆机构中,死点出现在曲柄与连杆共线的位置。
B、在曲柄摇秆机构中,当行程速比系数K >1时,机构才有急回特性。
C、一对外啮合的圆柱斜齿轮传动,其正确啮合的条件为:法面模数相等、法面压力角相等,分度圆螺旋角相等,且旋向相反。
D、对V带的疲劳强度影响较大的应力是带的离心应力
12、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将构件用运动副联接成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的机构的条件是该机构的自由度必须等于l 。
B、双头螺柱联接适用于被联接件厚度大不便于穿孔、且需经常装拆的场合。
C、由于带工作时存在弹性滑动,从动带轮的实际圆周速度大于主动带轮的圆周速度。
D、在V带传动中,小带轮的直径越小,带的弯曲应力就越小,使用寿命就越长。
13、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A、在螺纹联接中采用双螺母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联接的松动。
B、闭式软齿面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齿面点蚀,设计时应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校核。
C、机械设备中使用轮系可以实现大传动比,或者实现变速,或者实现换向。
D、对直动尖顶从动件盘形回转凸轮机构,其基圆半径越大,压力角则越大,机构的传力性能则越差。
14、在下列防止螺纹联结松脱的措施中,从防松的原理分析属于摩擦防松的是
A、开口销防;
C、对顶螺母防松松; D、串联钢丝防松
15、一个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齿数Z=20,模数m=2mm,。已知,当m=1mm时的公法线长度W′=7.66
mm
,该齿轮的公法线长度应是此次
A、15.32;
16、两对钢制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第一对齿轮的参数:第二对齿轮的参数:对这两对齿轮强度的正确的判定是
A、齿面接触疲劳强度相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不等;
B、齿面接触疲劳强度不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相等;
C、齿面接触疲劳强度相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相等;
D、齿面接触疲劳强度不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不等。
17、整体式滑动轴承与剖分式相比较,其优点是
A、可以调整间隙;
C、便于装拆;
18、不影响带的最大有效拉力的因素是
A、带的初拉力
C、带与带轮之间的摩擦系数
19、已知某直齿轮传递的扭矩T=100N.m,分度圆直径d=200mm,则传递的圆周力为
A、500N
20、用齿条插刀加工标准直齿轮时,要避免根切的最小齿数是
A、
21、下列斜齿圆柱齿轮的螺旋角选值中,可行的方案是
A.β=2°~8°;
C.
β=20°~40°;
22、下列型号V带中,具有最大横截面积的是
A. Y型;
23、能够保证轴上旋转的传动零件周向固定的方法是
24、采用张紧轮的带传动, 如果张紧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小带轮的包角,则张紧轮的位置应放在
A.
松边带外侧靠近小带轮处;
C.
松边带内侧靠近小带轮处;
25、若下列各式是圆柱蜗杆传动的传动比的计算方法,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凸轮机构
27、已知铰链四杆机构各杆的长度如下,问:若取杆BC为机架能构成双曲柄机构的是
A.
B.
C.
D.
28、工作时既承受弯矩又承受扭矩的轴是
A
.心轴
29、滑动轴承轴瓦上浇铸轴承合金的目的是
A.提高轴瓦的减磨和耐磨性能
C.提高轴瓦的强度
30、带传动工作时,带中的应力组成是
A
紧边和松边拉力产生的拉应力
B 离心应力和弯曲应力
C离心应力和拉应力
D
紧边和松边拉力产生的拉应力
二、简答题
1、简述安装和拆卸滚动轴承原理及方法。
2、如图 (a)(b)(c)所示,为V带在轮槽中装配的三种情况,试分析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及危害,并说明那种装配是正确的。
3螺纹连接为什么要防松?有哪几类防松方法?
4. 简述带传动中弹性滑动和打滑的概念,两者有何不同?
5、已知铰链四杆机构中各杆的长度为:lAB
=80mm, lBC =115mm, lCD
=95mm,
(1)
(2)
(3)
三、受力分析题
1、下图是齿轮蜗杆减速器,齿轮1为主动轮,其螺旋线方向为右旋,试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齿轮2的轮齿螺旋线方向,并在图中画出;
2)在图中画出齿轮1和齿轮2在节点A处所受的轴向力方向;
3)为使齿轮2和蜗杆3的轴向力抵消一部分,判断蜗杆3的旋向,并在图中画出?判断蜗轮4的旋向,并在图中画出。
4)画出蜗杆3在节点B处所受三个分力方向,画出蜗轮4的转动方向。
2、图示齿轮蜗杆减速器中,1、2均为斜齿轮,3为蜗杆,4为蜗轮;其中主动齿轮1为右旋,其转动方向如图所示。为使齿轮2和蜗杆3的轴向力能抵消一部分,试回答以下问题:
(1)判断齿轮2和蜗杆3的旋向;
(2)画出蜗杆3在节点处的三个分力方向;
(3)画出蜗杆3和蜗轮4的转动方向。
四、计算题
1、计算下列机构的自由度(若机构中存在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或虚约束,请明确指出)。
(轴承e=0.3,Fa/Fr〉e
时
F a =110 N,内部轴向力S=0.4 Fr,径向载荷系数x=0.5,轴向载荷系数Y=1,轴承的基本额定动载荷C=20 kN,载荷系数 f p =1,温度系数 f t =1。求轴承1和轴承2的当量动载荷,并计算轴承1的寿命。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