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英语CHINA之称与秦的关系

(2016-08-24 14:46:45)
分类: 知识集锦

英语china”与秦的关系,属于知识范畴。最近看到报纸上常有推介陕西的文章,提到这一题目,有人妙笔生花联系到很多秦国的历史,好像都成了历史专家和秦史通。其实只是音转和意转的原因。在知识文化大辞典上早有说明。我在2005年左右在修订公司《秦始皇百谜》和2015年编著的《一代天骄秦始皇》都有这篇文章。书稿都通过了验收,但都有各种原因未与读者见面,是故今天先发博客和微信便于大家掌握文化知识。

                                      英语CHINA之称与秦的关系


有些史料记载,秦国、秦朝留下的一个重要历史印迹就是“china”这一称呼。近代日本人称中国为支那。其实“支那”就是秦的音转于英语china音相同。

比日本人更早称中国为china的是古印度。古印度最早称中国为“振旦”、“真丹”,“震旦”意即“东方属震,是日出之方,故云震旦”通行的说法是“震”为秦的音转,“旦”乃“斯坦”的简称。译成古印度梵文就成为现在世界各国通用的china之称。

  此外,与上述情况类似,称中国为“秦”的《汉书·西域传》也有记载,如“驰言秦人,我丐若马”(意为此来告诉中国人,我送给你们马匹),另晋代僧人法显出访西亚、南亚诸国,归来后写的《佛国记》中,提到西域称中国为“秦地”。凡此种种外国人称中国为“秦民”、“秦尼斯坦”,以至“摩秦”、“马秦尼”、“秦尼策”等等,通常都认为是由于秦的发音转化而来,于china发音相近。

  对于china的称呼源自秦也有学者提出不同意见。如“支那”之称,也有学者认为“支那”一词是“荆乐”一词的音转而不是秦的音转,并说“荆乐”本战国时楚国的音乐,流传外国而得名。另一种解释是:“支那,此翻为思维,以其国人多思虑,故以为名。即今汉国人是也”。还有一种解释是“支那,此云文物国也”。

  抛却上述难懂的史典,翻开《英汉大词典》对china的解释乃是瓷器之意,望文生义大概是中国以瓷器闻名天下,故以瓷器之称来称谓中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格桑花香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