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嘉峪关魏晋墓及壁画

(2016-11-17 19:04:33)
分类: 旅游

嘉峪关魏晋墓及壁画

    今年8月,借参加侄子婚礼的机会,和家人去嘉峪关游玩。此时去嘉峪关的游人不少,路上来自南方见到一些自驾游的游客。外地游客去嘉峪关城楼及天下第一墩及方特游乐城游玩。我对前面提到的景点都去过不止一次,因为身在甘肃,近水楼台嘛。此次,我搜肠刮肚地搜寻哪还有可去的地方时,朋友随意地说,我们这里有个魏晋墓但一般旅游团不带游客去,因为不在嘉峪关城内,又是地下的墓穴,作为景点,它又不够壮观,大部分游客不感兴趣。可喜欢看古迹的我,听说有这样的去处,甚是高兴。于是,在朋友陪同下,去了魏晋墓

    那天下午,阳光灿烂,朋友驱车。一会就出了市区,车子在茫茫戈壁滩上,一路向东北行驶。路况不好,几经颠簸,走了2个小时,到达墓地。

    放眼望去,以墓地为中心圈起的景点在茫茫戈壁滩上显得很突兀,不知道的人还真不好找到这里。

据说古墓群分布长达20多公里。1972年发掘清理了其中8座墓。墓地四周有沙粒堆起的方形“坟圈”,据介绍为家族墓。我们买了30元门票,我还庆幸,8座墓才收30元,这门票真是太便宜了!我笑着对朋友说,但笑容还没完全展开就被告知,仅一座墓对外开放。

墓门很窄,要弯着腰进入甬道。除了我们外,只有一拨5个人的游客。刚好有讲解员,我们经过一直向下的斜坡甬道缓慢地下到墓室。

墓室里虽然有灯光,但还是很昏暗。6座墓中均有壁画,共有画面600幅,绝大部分保存完好,有的似乎刚画上去不久,色泽还很鲜艳

墓中壁画并没有像许多达官贵人的墓室一样,布满祥瑞图案和神话传说。每个墓室都不大,只有五、六平米的样子。似乎就是按照棺椁的大小修造的。壁画描述的都是当地人的日常生活,线条粗犷,画风淳朴,具有魏晋特色。

画面的线条简单,勾勒出民间风俗,古朴、真实地再现了当地半耕半牧的经济生产和日常生活。这些壁画很写实,有的像是小孩子画的。但展现的生活阅历和深刻感受,却不是小孩子所能为。站在狭小的墓室里,我仿佛隔着时空 和古人对话。

画像均为一砖一画,分为两分层,展现的生活丰富多彩。有狩猎、宴饮、农耕、采桑、畜牧等生活场面,有“二牛抬杠图”、“采桑图”、“养鸡图”、“滤醋图”等。“养鸡图”中一只公鸡,四只母鸡。公鸡高昂着头,母鸡们亦步亦趋,公鸡洋洋得意,仿佛一夫多妻。四只母鸡站立的位置不同,形态各异。“滤醋图”中三个醋坛摆放在高凳上,凳面为漏网状,凳下有瓦盆接着。墓主人专门把滤醋的过程放在壁画中,说明其很爱食醋。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食醋的习惯与的自然环境有关系。浩瀚的戈壁滩少水多碱,醋可遮去水中的苦涩和碱味,故河西人多爱食醋。从壁画中可以看出,当地的酿醋已经有成熟的传统工艺了。因壁画中描绘的酿醋过程与今日河西农家制醋方法相同,所以此图被认为是滤醋图。有的为了表现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以连环画的形式展现,用数块画砖组合,形象地描绘出社会生产和生活场景。画砖设色也较复杂,大多采用勾填的画法,一般用土红色起稿,然后用墨线勾出轮廓,再用赭石和红色填入色彩。

每幅构图活泼鲜明,造型简练,色调明快,极富生活气息和民族风。形象生动、鲜明质朴的绘画,为墓主人营造了一种丰衣足食的生活氛围,反映了魏晋时期民俗生活。讲解员说,据画面展示的生活场景,墓主人似为当地的侯爷。但墓室内没有文字性的东西作为佐证。

从墓地出来,我兴致勃勃,真的不枉此行。喜欢涂鸦的我,对每幅画看的都很仔细,朋友嗤笑我说,你在检查绘画质量吗?当然,不能走马观花,一定要认真地看,体悟当时画匠的心情和绘画技巧。也是对墓主人人和画匠的尊重。

如今,生活在城市的我们,住在钢筋水泥铸就的雀巢内,很 向往具有田园风光的农家生活,但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惬意,已是一种奢望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这个冬天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