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称兄道弟!
(2010-10-10 12:35:17)
标签:
中国
称呼
虚伪
真实
教育
|
分类:
思想探索
|
最近一位朋友从远方归来探视父母,邀我到其家中相聚,因几年前在其结婚大典上彼此闹翻了,所以对于近来两年的“破镜重圆”颇感到牵强!我这个人不太喜欢交际应酬,尤其是适逢尴尬的境遇,则更是觉得如履薄冰,只是我二人自幼年时代便相交莫逆,直到彼此走上各自的生活道路,这才渐渐疏远了,既然他没有计较(这是他自己说的)那么我却来计较的话,岂不是显得我太过小家子气了吗?于是,我还是不情愿的前去赴这个令人尴尬的聚会!
其时,夜已黑了,秋天的夜本就来得很早,我看了看表,已将近八点了,刚一进他家的屋子,就看到一桌人在高谈阔论,桌子上有酒有菜,显然正在畅饮,转眼见到朋友的哥哥也在其中,由于很久没有见到他了,大概有五六年吧,我就不由得冲口说到:怎么你也回来了?
这本来是一句久别之后再次相见而感到讶异的问候,无料却引来朋友哥哥的侧目,当时他没有回答我,而是把头一转,面上一片不肖之色!接着朋友的一个表哥(我们小时候常在一起玩耍)就大声说道:“你知道人家为什么不搭理你啊?你这句话说的不对啊!你应该说,哥,你怎么也回来了啊!”
我顿时觉悟了,原来人家并没有把我当成朋友啊!而是把我也当成了社会交际场上的一员了啊!
接下来的情形也正如我想象的一样,先是给你来一个下马威,不断的问你为什么不给我打电话啊,我回来了你为什么不第一时间来看我啊,还得我主动去看你啊?而后就是酒杯摆上,一定要和你对饮一杯完事!残茶剩饭,酒至半巡,我本来不在乎,可是我也并不想饮这样的酒,于是就拒绝了,当然,他们也一定要说我不够意思,不懂得人情大理!
坚持和他们一直待到午夜,不觉得快乐,也不觉得悲伤,只有无边际的无聊感,一遍遍侵袭着!
或许他们在外面养成了人尽呼兄的习惯,无论是对谁,所说、说用的都是那一套约定俗成的处事作风,哪怕你是朋友,是兄弟,是亲人!每一句话无不是在极尽所能的面面俱到,圆滑圆满,将在场的所有人都考虑在内而不能得罪,只要一句话没有顾及到,就立刻改口予以更正。
我很想告诉他们,我们不是政客而是朋友,然而这注定也是多余的,因为他们一定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从而把别人也看成和自己一样想法的怪物!每当你试图挖掘其内心真实的时候,他们就警觉的如同夜晚出行的老鼠。他们把自己装在一个套子里,你所看到的只能是一副面具,一副挂满了虚伪的面具!
中国人喜欢称兄道弟,因为这看起来很亲热,因为中国人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所以,中国人往往喜欢家族的利益,哪怕兄弟之间刀兵相见,也不要外人插手约束!在古代的书籍里,人物们彼此相见一定要高称“兄台”,曹操一心要杀掉刘备,却在相见的时候称其为“备兄!”
同行的还有另一位朋友,显然他也不习惯这样的“酒场”而不时的表现出“不屑”的神色,时而我们目光相交,彼此都有一种无奈的感觉!
难道这就是现代中国成功人士的生活写照?如若是这样,那么中国的未来或许前途黯淡,听着他们彼此抬举,彼此吹嘘,又彼此欺诈,彼此攻击的交谈,仿佛看到了一副诡异的图画!他们或许开着高级的轿车,住着漂亮的洋房,玩着美丽的女人,花着大把的钞票,衣着时尚光鲜......但是他们包裹下的内在早已经腐烂,他们很想有真朋友,但却又害怕真朋友,因为他们不想让人看到他们腐烂的灵魂,也无法用这些虚华的外在交换真实的友谊。
在美国,兄弟姐妹之间可以直呼其名而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因为他们彼此之间是对等的,只有当事人知道自己和别人之间的关系,所以很容易分辨彼此的联系是何程度。在中国,不论何人,只要是长辈就得呼叔叔大爷,是同辈就得称兄弟姐妹,所以中国人的称呼一片混乱,所以这些人看起来难分敌我,所以你经常会看到侄儿打了叔叔,兄弟揍了哥哥,这虚伪的称呼使得中国人从小的时候就不得不适应这个虚伪的关系,因为他不是我兄弟,也得做兄弟称。
二十三岁那年,我去一家工厂打工,厂里的女人不管如何都要称之为“姨”!一次我因为没有这样叫,而惹得一个女工人出言教训于我老半天。
我不明白中国人为什么要把不是兄第的人叫成兄弟,不是爷爷的人称为爷爷,如果我不尊敬你,你是爷爷又如何?如果我尊敬你,你不是我爷爷又怎样?很明显,孩子因为这潜移默化的教育渐渐地发现了称呼后面的虚伪性,于是,一部分人开始讨厌这称呼,一部分人则看到了称呼后面的利益关系,从而开始利用这些称呼,因为尊称的结果会让人产生一种误解,误以为使用尊称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否则就相反。然而,事实往往事与愿违,这些好孩子靠着虚伪的装扮一次次通过了所谓的“考核”,入侵了社会的“主流”,成为了“精英”,而后“精英”们更变本加厉的遗传给下一代......
这不由得使我想到了那些“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那些山呼万岁的人往往是“奸佞”,那些被迫而不情愿的人却往往是“忠良”!现实生活中那些诚实的孩子,往往是木纳的,那些狡诈的孩子,往往是面带笑容嘴里“爷爷奶奶,叔叔大伯”的!
金庸有句话说的好:“听惯了这些谀辞的人,到后来却觉得这些话实在是众人内心的真实想法!”
这真的很奇怪,真的很奇怪......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