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衡量标准

(2008-11-21 13:50:30)
标签:

杂谈

分类: 转载推荐

   是凡看过《射雕英雄传》的人都知道书中有个人物——洪七公!相信很多的人对洪七公都有些心理倾斜,认为他是个大侠客、大英雄。但是他究竟是不是大英雄?相信看过下面这篇文章你就会有一个新的标准。

  “绝招,好武功,十八掌一出力可降龙!大展威风,男儿到此是不是大英雄?谁是大英雄?、、、、、、练得坚韧,大勇止干戈永不居功,义气冲霄汉,男儿到此是大英雄,才是大英雄!”

  以上是多年前佳艺电视所拍摄的电视剧《射雕英雄传》的主题曲,是金庸作品多次搬上屏幕之中,写的最好的一首主题曲!

  《射雕英雄传》要写的大英雄,并不是弯弓射雕,威镇万里的蒙古大汗,却是义气冲霄汉,大勇止干戈的傻小子郭靖。

  成吉思汗临死之前,与郭靖并骑草原之上,对郭靖说道:“靖儿,我所建大国,历代莫可与比。自国土中心达于诸方极边之地,东南西北皆有一年行程。你说古今英雄有谁及的上我?”但郭靖却不同意,他认为人死之后,葬在地上,站不到许多土地,国土虽大亦无用处。又道:“自来英雄而为当世钦仰,后人追慕,必是为民造福,爱护百姓之人。以我之见,杀的人多却未必算是英雄。”这段草原上的对话正是全书主旨所在。

  《人物志》有云:“草之精秀者为英,兽之拔群者为雄。”所谓“英雄”,一般人的理解应是才能胜人者。《三国演义》煮酒论英雄的一段,曹操拿龙来比喻英雄,曰:“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又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很明显曹操心目中的英雄必须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兼且有席卷天下之志。曹操文武全才而成吉思汗更是千载难逢的军事奇才,他们都以英雄自居。除了有过人之能外,还有一个共通点,也是一切野心家都有的,就是他们以控制别人,支配别人以至奴役别人为乐。以郭靖的标准,所有野心家都不能算是英雄。只可惜郭靖的标准并未普遍的受接纳,常人还是以那些能控制别人的人为英雄!

  不少人认为郭靖的人格太完美、太假。但是他为国为民,死守襄阳,自是英雄好汉。在襄阳城上所说的:“莫错杀了好人,好人岂能错杀!?”就连桀骜不训的杨过也深为感动,此言对于杨过日后的行为影响至深,“北侠”的称号当之无愧。

  虽然郭靖已经算是了不起的大英雄,但却十分迂腐,所以在金庸笔下的人物之中,并非最英雄的一个。他的迂腐与师承有关,江南七怪重言诺,为了与丘处机的赌赛,在漠北混了十多年,的确是古道热肠了。重言诺原是美德,但太过盲目便是傻瓜一名,跟欧阳锋这类人讲信义是没有意义的,兼且明知自己功夫敌不过他,还要饶他三次,那未免过于托大,及至误以为黄蓉遭难后,才知道后悔,已是太迟了。

  郭靖的另一个师父洪七公更是迂腐,比之郭靖还不如。我如此说大家一定不服,因为洪七公“行侠仗义,扶危济困”,对欧阳锋以德抱怨,岂不是英雄豪杰?殊不知洪七公为人处世却有双重标准!

  洪七公毕生最大的污点就是在宝应祠堂放过欧阳克。当时黄蓉用计暗算欧阳克,洪七公出手相救,还笑道:“我跟他师父是老相识。这小子专做伤天害理之事,死有余辜,只是伤在我徒儿手里,于他叔父脸上须不好看。”“叁仙老怪”梁子翁可没这般幸运,他没有靠山后台。于是洪老帮主不必买帐,“狠狠的打了一顿,拔下了他满头白发、、、、、、还要他立下重誓,以后不在有这等恶行、、、、、、”此后梁子翁只有舍弃“采阴补阳”之法,单靠灵药补身。其实两人所犯罪行相同,不过一个因有大靠山而令“嫉恶如仇”的九指神丐也不敢动他分毫,另一个就只好叹一句“同人不同命”了。这不是只打苍蝇,不打老虎吗?欧阳克的武功已经极高,如果连北丐的弟子也不敢跟他动手,洪七公本人更不能“以大欺小”,天下间还有谁能制他呢?难道靠那最不成话的丘处机能济事吗?这行侠仗义可又从何说起啊?

  洪七公另一为人称道的是在烈火焚船之时,以德抱怨救了欧阳锋一命,在木筏之上又一次不念旧恶再救一次,表面看来确是大仁大义了,可是其人的迂腐便也暴露无遗了。原来连最讲仁义道德的孔夫子也不赞成以德抱怨,《论语》上有记载“以德抱怨,何以抱德?以直抱怨,以德抱德”所谓直就是至公无私之意,可见孔老夫子也不赞成以德抱怨。

  做一次傻瓜还情有可原,屡次再犯就不是大丈夫的所为了。洪七公,郭靖和黄蓉三人虽离开明霞岛之后又再遇上漂浮碧波中的欧阳锋叔侄两人,洪老帮主的侠义心又起。

   洪七公忽道:“救他!”黄蓉急道:“不, 不,我怕。”洪七公道:“不是鬼。”黄蓉道:“是人也不该救。”洪七公道:“济人之急,是咱们丐帮的帮规。你我是两代帮主,不能坏了历代相传的规矩。”黄蓉道:“丐帮这条规矩就不对了,欧阳锋明明是大坏蛋,做了鬼也是大坏鬼,不论是人是鬼都不应该救。”洪七公道:“帮规如此,更改不得。”黄蓉心下愤愤不平。只听欧阳锋远远叫道:“七兄,你当真见死不救吗?”黄蓉说道:“有了,靖哥哥,待会见到欧阳锋,你先一棍子打死了他。你不是丐帮的,不用守这条不通的规矩。”洪七公怒道:“乘人之危,岂是我等侠义道的行径?”、、、、、、黄蓉道:“要他发个毒誓,今后不得害人,这才救他。”洪七公叹道:“你不知老毒物的为人,他宁死也不屈,这个誓是不肯发的。靖儿,救人吧!”

  迂腐不通的人立刻得到报应,洪七公拉欧阳锋上木筏时却给他拖下了海。待得到了次日下午,欧阳锋体力恢复,便想杀人灭口,洪七公此时才知道后悔。

  洪七公叹道:“老毒物狂妄自大,一生不肯受人恩惠。咱们救了他性命,他若不把恩人杀了,心中怎能平安?唉,只是怪我黑夜之中救人心切,忘了这一节,到连累了两个孩子的性命。”

  若不是欧阳锋欲知“九阴真经”中怪文的真义,加上周博通又及时出现,这“侠义道的行径”只好去阴世行了。欧阳锋是个大坏人,乘机除去,原是大功大德,也无所谓乘不乘人之危。洪七公做了滥好人,间接害死了全真教的谭处端和江南五怪,“虽不杀伯仁,伯仁为我而死”,是非功过真是难说的很。

  洪七公为了侠义的虚名,却叫郭黄二人一同犯险,当然人人都说洪帮主行侠仗义,扶危济困,而“小妖女”黄蓉却是乘人之危了。代价是三人同付,美名却归洪七公一人,实在太不公平了。

  后来洪七公与欧阳锋在华山之巅互拼内力,精力耗尽,又来后悔了。

  洪七公早已颇为后悔,日前与他拼斗,只消使出打狗棒法,定能压服了他,只是觉得他神志不清,自己本已占了不少便宜,再以丐帮打狗棒法对付,未免胜之不武,不是英雄好汉的行径,岂知他人虽疯癫,武工却不因而消减,到头来竟闹了个两败俱伤、、、、、、

为了虚名,为了做英雄好汉,只好赔上性命。洪七公如此收场我不觉得可惜,亦不会幸灾乐祸,我更不会反对人做英雄好汉,只是做英雄好汉,一定要付出代价,付的起的尽管去做,自问付不起的便要三思。

  韦小宝的老婆苏荃在通吃岛上的一番话最有深意,

“、、、、、、小宝,你要做英雄好汉,要顾全朋友义气,这一点儿苦头总是要吃的。又要做英雄,又想听粉头唱十八摸,这英雄可也太易做了。”

  英雄好汉原本不易为,以德抱怨的英雄好汉更难当,我以为立心要做英雄好汉的人都先要衡量一下自己,免得未得尝英雄之乐,先因付不出代价而苦。像张翠山一般人云亦云,到得谢逊问他行侠仗义有什么好时,只能无言以对。

洪七公食古不化,要做英雄但到头来却后悔,行事又有双重标准,虽然一身本事,受人景仰,但也算不上是真英雄。(笔者按:此文摘自《金庸茶馆》,潘国森著。)

所以要引用这段文字是因为想要大家明白一个问题:做人和衡量一件事物的好、坏不能有双重标准。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很可能就像洪七公那样明知道欧阳克是个坏人,但是因其背后有欧阳锋这样的大靠山,所以就放他一马,而梁子翁没有靠山就可以大加鞑罚。这岂是英雄所为?其实英雄也好、狗熊也罢,古人讲:“盗亦有道”,做人不能有双重标准。如果做不到,退一步讲,看事情不可以有双重标准,衡量一个人,一件事,一个组织,一个政权的好坏也不能有双重标准。也就是说:“不能因为他是你认可的人,他做了错事,也就成了好事。”但是人是讲情分的,在面对这样的事情的时候,难免还是要以情为重,这可以说是人之常情,本来也无可厚非。但是情归情,情可以用来偏袒你认可的人和事物,但是情却不能用来做衡量标准,尤其是不能拿情来衡量事物的好与坏。只要端正了这一点,才有可能真正的站在理智的一方来衡量事物。

既然明白了衡量事物的标准,那么大家不妨思考一下:在自己的心里,对某些事物是不是就存在着这样的误解?比方说:气功修炼、宗教信仰、敌对势力......等等和电视上所宣传的种种正面的、反面的事情是不是就真的一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