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班子不和谐的成因及对策
王学琦
领导班子是一个单位的司令部和核心。班子不和谐,直接影响单位的团结,影响组织的指挥力、战斗力、生产力,影响干部个人的进步。
任何事情出问题,原因只有两条:要不你多做了什么,干了不该干的事;要不你少做了什么,该做的没有做好。从这种角度出发看,领导班子不和谐主要原因是:
思想认识不一。开始由于对重大事项、重要人事任用等认识不一致引起的。因为经历、阅历、思维层次不同,在认识上产生分歧,这本属正常。本来是对工作、对人、对事的认识不统一,由于没有及时的沟通思想、统一看法,而扩展、上升到其他层面,导致领导之间正常的工作关系、个人感情出问题。
职责不清。有时是因为工作职责不清,权力边界模糊,导致用权越界,误认为是对人格的不尊重,伤害了自尊,埋下了隐患,有的甚至引发了冲突。
性格不合。领导者性格差异大,行事风格不同,互不欣赏,谁也看不上谁,俗话说“尿不到一壶里”。
角色定位不准。忘记了正职副职的角色定位,没有遵守正职副职的行为规范,或“一把手”大包大揽,或二把手老想当家作主,时间一长,必然出问题。
个人私欲膨胀。有的是由个人欲望引发,为了实现个人目的,满足个人私欲,一但达不到满足,就不满意,产生怨恨。
“一把手处事不公”。一把手没有一碗水端平,没有及时运用平衡这一最有效的手段,让其他班子成员感到厚此薄比,伤害了其他领导的积极性。
主要领导刚愎自用。“老大”听不进不同意见,一意孤行,最后成为孤家寡人,班子必然四分五裂。
嫉贤妒能。还有的是主要领导不能容人之长,妒人之能导致的。嫉妒是一种毒药,害人害己。
领导班子不团结危害很大。如何才能构建和谐领导班子呢?
一要掌握领导科学理论和领导工作规律,角色定位要准,遵守正职副职行为规范。在什么位说什么话、办什么事。正职要当得好,就要当家作主、以我为主、发扬民主、独立自主;善谈不空谈,果断不武断,大度不失度,统揽不包揽;对上思想有高度,对下行动有力度,横向协调有角度,待人接物有尺度。副职要当得好,要多提意见少当家,不喧宾夺主,不擅自作主,敢为不乱为,帮忙不添乱,干事不误事,服从不盲从。
二要职责分工明确。明确各自分工,尽量减少职责交叉,明确权力边界。避免推诿扯皮的现象,避免有利的事都抢着干的现象。
三要健全领导工作制度机制。班子成员要守规矩、讲原则,这是班子和谐的保证。核心是要坚持民主集中制,主要领导更要率先垂范。都对制度负责,就是对工作负责,对班子负责,对自己负责。
四要经常沟通思想。对一些重大问题,要采取多种形式沟通,统一认识,统一思想。以便加深理解,相互谅解,达成和解,促进和谐。
五是上级要把班子建设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发挥考核“指挥棒”、“风向标”的作用,让不团结、不合作者受到影响,为班子团结和谐树立正确导向。
六是在班子配备上要结构合理,尽可能做到“互补”。要考虑年龄、知识结构、性格、经历阅历,为干部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七要配强配好“一把手”。“一把手”是一个班子的主心骨,不仅要有能力有水平,更要有胸怀和境界,要高人一筹,既能起到统帅的作用,又能起到黏合剂的作用,求同存异合群共事,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
八要令行禁止,增强班子的公信力。班子成员要自觉维护班子的权威,要履行职责、尽心尽责、以身作则、坚持原则、遵守规则,体现班子的权威,体现组织的公信力。
九要加强领导干部修养:
①增强和谐共事意识。领导不仅要有干事创业的精神和能力,更要有和谐共事的意识和水平。
②增强合作干事意识。懂团结是大智慧,能团结是大本领,真团结是大境界。
③增强大局意识,克服本位主义。不能把本部门、本人强调到不适当的高度,要把部门放到整体中,把个人放到组织中。
④正副职之间要像男女之间的爱情,要多奉献,多体谅。在日常细节中关心,在相互合作中磨合,在自我批评中理解。
⑤同级之间要:才能相互欣赏,工作相互配合,人格相互尊重,性格相互包容。要把别人当作自己来理解,要把自己当作别人去超越,要把自己当成自己去爱护。
⑥班子之间要和而不同,不要那种同而不和,貌似和谐,一团和气,却没有战斗力,没有凝聚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