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戏剧版)
原著/陶渊明 改写/高处不胜汉
人物表:渔人
村民甲、乙、丙、丁
太守
时
间:晋朝太元年间
地
点:武陵郡
开幕。舞台背景:一条河流蜿蜒曲折、缓缓流淌,两岸树木葱绿,远山如黛。一渔人头戴斗
笠、身披蓑衣,摇着橹,上。
渔
人:(唱)春来满眼好风光,手把橹儿打鱼忙。妻儿盼我归满仓,等待鱼儿充饥肠。鱼儿迟迟不
进网,心忧官家催公粮。
渔
人:(手握摇橹,眼盯着流淌的河面)噫,水里咋这么多花瓣喃?(眼 睛转向岸边)哇塞!好多
桃花耶!咋个连一棵杂树都没有呢?
(小河两岸几百步内全是桃树,中间没有一棵杂树。树下绿草如茵,香气袭人。一阵风过,桃花纷纷扬扬,飘落而下。)
渔
人:(惊讶,疑惑。慢慢摇着橹,眼睛注视着两岸桃花,喃喃道) 这是什么地方呢?难道我来到仙境了哇?管它的,先看看再说。
渔
人:(来到一座山前,只见溪水从山脚下的一个洞口流淌出来。)噫,河呢?(渔人把船系在岸边,来到洞口,歪着脑袋往洞里探看,然后探身从洞口钻了进去。)
渔
人:哇!好大的一个村子呀,像平坝一样!耶,那么整齐漂亮的房子,还有桑竹环绕着,还有鸡狗的叫声!(手指前方)哟,那边男男女女的还在种地呢,还有老人小孩自由自在地在院子边玩耍!他们的穿着和我们的差不多样!
(旁边路上有一个村民。上场)
村
民:(看见了渔人,惊愕地)你……你是哪位啊?我咋没见过你喃?你是哪家的客人啊?
渔
人:(友好地)你好!我是一个渔民,刚才打渔的时候,迷了路,顺着一个有水的山洞就来到了这儿。请问:这是什么地方啊?这么漂亮的环境,这么悠闲融洽的生活!
村民甲:我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反正从我们的祖辈就生活在这里。因为我们这里桃树很多,祖辈流传下来都叫桃花源。
渔
人:(点着头)哦。
村民甲:(真诚地)既然你来到我们这里,那就是客人。请到我家去坐坐吧?(说着,便拉着渔人
的手,欲往前走。)
(两人来到一座竹树掩映的四合小院。小院干净整洁,土木结构的小青瓦房。房前的院中有几株桃树,正开着花。院子里的家禽,正悠游自在地觅食着。)
村民甲:(对着东厢房)老婆,有客人来了,准备午饭哈。
(村民甲在客厅陪渔人喝茶、话着家常。东厢房桌上备好了家常菜,自家酿制的米酒散发出诱人
清香。村民甲邀请渔人入席就餐。)
村民甲:(一边夹着菜,递往渔人碗里放,一边道)这都是自家种的蔬菜,这鸡肉也是自家喂养的,味道都还可以。你千万不要客气哈。来来来。端着酒碗与渔人碰了起来。酒足饭饱,正要离席。几个村民来到小院。)
村民乙:(好奇地)听说有贵客驾到,可否相见。
(村民甲鱼渔人走出餐房。村民乙、丙、丁与渔人一一握手,互致问候)
村民丙:(恭敬地)请问贵客从何而来?仙乡何处呀?
村民丁:(殷勤地)贵客在做何营生?今天到此有何贵干呢?
渔
人:(逐一回答村民的问题)你们这里山清水秀,景致优美;邻里之间和睦相处,其乐融融,此乃人间乐园啊!
村民乙:(自豪地)据老人们说,我们的祖先在秦朝的时候,为了躲避战乱,带领妻儿老小逃难,偶然来到这个地方,见环境还行,适于住人,便安居于此。人们平安祥和地在这里生活,就再也没有出去了,所以就跟外界隔绝了,也不知道现在的外面怎么样呢?
渔
人:(缓缓地)外面呀,自秦朝后,几经战乱,经历了汉朝、魏代,现在是晋代的东晋太原年间了。战争时常不断,可谓是民不聊生呀!
村民们:(长叹不已,感慨道)世事变迁,沧海桑田,真是一瞬之间呀!
(村民各自回家,拿出自家美食和自酿美酒,准备招待客人。渔人在桃花源停留了数日后,与村民们告别)
村民甲:(拥抱着渔人,激动地)朋友,你与我们能够相处这些日子,这是天意呀!愿我们的友谊长存吧!
村民乙:(握着渔人的手,依依不舍地)朋友,相见是缘,一路顺风,多多保重!
村民丙:(一手攀着渔人肩头,一手握着渔人的手,客气地)朋友,上天安排我们相识,真是三生有
幸。只是这几日照顾不周,请朋友多多担待哈。
村民丁:(双手握着渔人的双手,意味深长地)朋友,我们能够在此相见,这是前世修来的缘分,更是天意。你出去后,请别跟外面的人说见到了我们,这是我们祖先留下的规矩。我们能够在这里平安生活,已经非常的满足,也就别无他求了。请朋友切记,切记呀!
众村民:(拥着渔人,来到村口,异口同声)请一定不要和你们那里的人说起我们,拜托了哈!众人
挥手与渔人告别。)
(渔人来到自己的小船边,摇着橹,一边行舟,一边暗暗留下记号。然后径直去到了太守府)
渔
人:(得意而神秘地)报告太守大人,小民前几天出去打渔,无意中去到了一个叫桃花源的地方。那里土地肥沃,物产丰饶,风景绝佳,和谐太平,是一个非常惬意的观光游览的胜地。
太
守:(眼中露出欣羡之光。手指渔人,惊愕道)你说的是真的吗?本官在此为官几十年,还从未
听说过有这么一个去处!你要是骗了本官,我就要了你的小命!
渔
人:(战战兢兢,唯唯连声)小民不敢,小民不敢。
太
守:(急迫地)衙差,你立马和他去察看一下,看他说的是否是实情!快去快回!
旁
白:渔人带着衙差,沿着所做记号的路线前行。船儿在溪流中滑行,不知为何,就迷失了方向,怎么也找不到去桃花源的路了。
后来,南阳很有声望的名人刘子骥,听说这事后,他计划前往桃花源,去探个究竟,结果还没动身,就因染病而亡了。之后,就再也没有人过问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舞台背景:一条河流蜿蜒曲折、静静流淌,两岸树叶飘飞,远山弥蒙。隐隐约约传来鼓角声厮杀声。
缓缓落幕。
说明:本文是为教学时供学生演出而改写的。谢绝转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