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温哥华唐人街的广东粥粉店《金橘园》
曾在多伦多中国城的几家中国餐馆用过餐,感觉那里的中餐馆与之美国的中餐馆相比,几乎每道菜都不错。来到温哥华,自然少不了品尝一下这里的中餐。可由于旅途疲劳,大家都没胃口,仅想喝碗粥或来碗面,于是乎走进了中国城的一家名为〈金橘园〉的广东粥粉店。
由于还不到正午,店内生意不忙,20几张餐桌,仅散座着7、8桌食客。
进入店内一直没人答理我们,入座后大约10分钟,一位身高约1米65、年龄40左右、肤色和着装看上去近乎60年代广东乡下人打扮、操着半生不熟英文和带着广东腔国语的广东籍女跑堂,堆着满脸的不高兴走上前来
“小姐你好”看到同胞,我们热情的和她打招呼。
“七席么(吃什么)?”这位女同胞双眼望着墙壁、极不友好地在回问我们。看上去,我们的热情没能让她打起精神。
我们要了几碗面和一个时菜鱼片,我们点菜的话音还没落,这位女士便带着怒气迅捷转身而去。这一走不要紧,大约有1个小时没再回来。期间,餐馆内陆续有客人进来,除了少数白人外,几乎来得都是广东同胞。等到店内全坐满了人,而且,所有的桌子都上齐了菜后,她还是不搭理我们,尽管我们客气地催问了几次,她不是不搭腔,就是说还没好。
不用想也不用说了,大家不约而同站起身来走了出去。
等出了店门穿过马路后,走在后边的哥们说,他听到那位女跑堂怒冲冲地冲着我们的背影骂了一句:“这些中国人!”
不用问,相信每一位中国人听到这句话都会有着同样的感觉:
这位走出国门没几天的女同胞,出门伊始,竟不知自己是哪里人?这真得让人为她难过!
记得刚才点完菜后,我们还认真地询问坐在邻桌的一位食客,在温哥华吃饭是否需付小费,付多少才算合理。因为当年在美国留学时,大家都做过餐馆跑堂,自那以后,我们在外用餐,永远都情愿付出高于其他食客的小费。现在想来,我们真觉得自己很可笑。
横过马路走了几分钟,我们进入了一家中西合璧的餐厅。没想到,这家餐厅的美味佳肴和热情周到的服务令我们充满温暖和感激之情。为我们服务的是一位长着一副东方人面孔,但却讲着一口地道英文的小姐,听说我们来自北京,她还十分热情地告诉我们温哥华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并如何乘车等等。
当我们问及这位小姐是何方人氏时,这位小姐高兴地回答:“我生在温哥华,祖籍中国广东!”

温哥华中国城牌坊
温哥华虽然有50多万华人,但中国城却比较小,相比于首都渥太华的唐人街大小差不多,但比起有着30万华人的多伦多那似乎永远也走不到头的中国城来说,就显得非常小,以下是温哥华唐人街的几辐照片:

以下是位于中国城的中山公园风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