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仙洞森林公园位于鄂伦春旗阿里河镇西北部,
距阿里河镇3.5公里, 占地面积15819公顷。园内四面环山、
碧波涟漪、青山绿水、相映生辉。园内嘎仙河、西北―东南流向,流域长25公里,平均水深0.4米,两岸生长着繁茂的兴安柳和甜杨,河水清澈透明,别具一番景象。

园内栖息着种类繁多的珍禽异兽,
生长着各种食用菌和中草药材,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人工湖、长廊、欧式房,蒙古包、斜人柱(撮椤子)等构成了风景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具有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观。
国家一级保护文物嘎仙洞就座落在公园内一道高达百米的花岗岩峭壁上,是我国古代北魏拓拔鲜卑祖先居住的“石室”
旧墟,在洞内左侧的石壁上,有公元443年拓拔焘派大臣李敞来此祭祖时所留下的石刻祝文,共
19行20l字,汉字隶书,距今已有1550多年的历史。


洞在峭壁之上,高出平地约5米,洞口西南向,南北长90多米,东西宽27米许,高20余米,相传为仙人洞府。洞内西壁距洞口15米处,有北魏太平真君四年(443年)摩崖铭刻。据《魏书》载,乌洛侯国世祖真君四年来朝,“称其国西北有国家先帝旧墟,石室南北九十步,东西四十步,高七十尺”。

北魏大武帝拓跋杰派中书侍郎李敞去祭祀,并“刊祝文于室之壁而还”。现存铭刻的文字共201字,与史籍记载的祝文基本相符,证实为北魏王朝承认的拓跋鲜卑发祥地。洞内堆积有较丰富的文化层,对于研究拓跋鲜卑的早期历史,具有重要科学价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