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出访土耳其,是应土耳其改革出版公司之邀。该公司在土耳其是历史最长的私有制出版公司,目前也是土耳其规模最大的出版公司之一,在全国拥有40多个出版分支机构,出版过40000多种书籍。现阶段在全国各书店能买到的由该公司出版的图书有2000多种。该公司出版的图书各类齐全,每年按不同领域分类制订出版计划,每本书平均发行2000册。

在他们提供的44个书目中,以宗教、少儿、社会类的图书为主,宗教类图书发行量最好。有意思的是,他们出版的少儿类彩色版本图书,大都送到远在万里之外的中国印刷制作,因为本国的印刷质量不但不如中国,而且成本高。这些少儿图书大都印制精美,图文并茂活泼,据悉很受土耳其少儿读者欢迎。
据介绍,土耳其全国共有各类书店5000余家,但其中大约只有300家书店销售文学类图书。此外,全国还有12000余家图书和文具兼营的商店。土耳其也有文学杂志,但大都销量不大,一般印2000册的文学杂志,往往只有卖200来册,诗歌杂志能销300来册。

该公司也出版长篇小说等文学类图书,长篇小说最多能发行10000余册。
土耳其读者对西方文学比较感兴趣,但对中国文学很陌生。普通读者的阅读趣味和思想取向,主要倾向西方和宗教。




2006年10月12日,瑞典皇家学院宣布,
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Orhan Pamuk)荣获200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是自出版以来就备受争议的《我的名字叫红》(My Name Is
Red,1998)。瑞典文学院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公告中说,授予帕慕克诺贝尔文学奖的理由是“在追求他故乡忧郁灵魂的过程中,发现了不同文化间的冲突与杂糅的新象征”。
问及土耳其读者对奥尔罕·帕慕克的评价,回答是:普遍不大认同。在土耳其,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文学创作中,奥尔罕·帕慕克从来都是一位备受争议的人物。
这是因为,2005年2月,帕慕克在接受《杂志》的访谈时称:“100万亚美尼亚人和3万库德族人在这个国家(土耳其)被杀,而我是唯一敢于谈论这些事的人,民族主义者因此恨我。”
这番话不可避免地引起了土耳其内部的震怒。依照土耳其2005年通过的法律,任何人侮辱土耳其人、土耳其共和国和议会都是非法行为。帕慕克的这次访谈发表后,土耳其西北大城市贝莱吉克的民族主义者们立刻焚毁所有帕慕克的著作,并勒令图书馆将他的作品全部下架。
诺贝尔文学奖颁布后,土耳其国内的民族主义者对他的批判依旧有增无减。极右翼民族主义律师卡莫·克斯斥责他:“这个奖(诺贝尔奖)不是因为帕慕克的作品颁发给他的,颁发给他是因为他的言论,他对亚美尼亚屠杀的言论,因为他轻视我们的民族价值,作为一个土耳其人,我感到耻辱。”土耳其著名诗人奥默·恩兹更是宣称:“如果你问从事严肃文学的人,他们会把帕慕克放在名单的末尾。土耳其文学没有诺贝尔奖,奥尔罕·帕慕克得了。报纸的头条将是:奥尔罕·帕慕克,他接受亚美尼亚屠杀的说法,他得了诺贝尔奖。”
还有人将争议的高度上升到了帕慕克在书中所表达的文化冲突上,认为他是以一个具有亚洲文明传统作家的身份,写了一个亚洲文明试图与欧洲文明相融的故事,这当然容易受到欧洲人和欧洲文学奖评委的欢迎。或者说,也许帕慕克并没有故意去迎合欧洲人,但欧洲人却在他的小说中找到了他们想要的东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