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文学》隆重推出纪念特刊喜迎六十华诞

(2010-08-23 10:13:45)
标签:

文化

信息共享

分类: 信息共享

名家荟萃新星耀眼,内容厚重精彩纷呈

《北京文学》隆重推出纪念特刊喜迎六十华诞

 

    在迎接创刊六十周年到来之际,《北京文学》第九期隆重推出纪念特刊,不但匠心独运精心设计,而且由平常每期的152页增加到200页,定价不变,依然是每册7元,真正的物超所值,为广大读者献上了一份名家云集、内容大气的生日礼物。

    本期打破常规栏目编排惯例,隆重推出“特别献礼”“特别推荐”两个重量级栏目。“特别献礼”汇集了当今五位知名作家的力作,篇篇精彩。中国作协主席铁凝的短篇新作《春风夜》显示出作者观察生活、摹写人性的深厚细腻的功力。著名作家石钟山以抗日战争为背景的中篇小说《细菌》,依然跃动着《激情燃烧的岁月》般的激情。在文坛素有“短篇王”之称的刘庆邦的短篇小说《丹青索》涉足绘画,显示了他创新题材的艺术努力。以满清皇族系列小说知名的作家叶广芩的中篇小说《拾玉镯》,以及被瑞典汉学家马悦然看好的山西作家曹乃谦的中篇新作《雀跃校场》,也都有不凡的表现。

    本期头条“特别推荐”栏目隆重推出当红美女作家崔曼莉的中篇职场力作《求职游戏》,该作以其零距离的亲和力和激情炫耀的想象力,揭示了当下都市白领的职场现状及生存奥秘,是近年来涌现的难得一见的职场力作。作者本人2004年出版小长篇《最爱》,为新浪网阅读冠军之一。她的长篇小说《浮沉》第一、二部,成为2008至2009年双年度畅销书。

    报告文学一向被认为是《北京文学》的金牌大餐。本期新华社资深记者徐江善的报告文学力作《异军突起互联网》,对近年来发生的网络焦点事件进行了全方位的扫描和深层次分析,不但生动可读,而且揭示了“信法不如信访,信访不如信网”的社会根源,彰显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网民的力量,具有广泛的社会关注度。

    “《北京文学》60年”征文的一组文章,集结了著名作家陈建功、曹乃谦、理由、何申以及刘长安、柴福善等几位作者的回忆文章,通过回忆与老舍、赵树理、王亚平、浩然、汪曾祺、李清泉、周雁如等老编辑的交往,向人们展示了《北京文学》历史上的珍贵瞬间和点点滴滴,兼具资料性和历史感,是不可不读的好文。

    此外,敦煌研究专家戈悟觉的《致敬——敦煌纪行》、浇洁的《一生能绽开多少朵幸福》等散文,以及诗人黎晶、王兴伟和高若虹等人的诗歌,也都是精品力作。

    《北京文学》创刊于1950年,前身是《北京文艺》,1980年改名为《北京文学》,由北京市文联主办。老舍、赵树理、浩然、汪曾祺、李清泉、王蒙、林斤澜、杨沫、刘恒等一大批知名作家都曾在该刊担任过编辑工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