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橘子
橘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440
  • 关注人气: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8月18-20小寨子沟穿越叠溪海子

(2006-08-18 10:12:12)
分类: 我的摄影

前言

 

小寨子沟位于四川绵阳市北川县青片羌族藏族乡,面积450平方公里,是目前亚洲自然保护最好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同纬度森林生态系统保存最完好的地区。这里地势蜿蜒曲折,峡谷高差达3219米,沟内生长着1600多种亚热带、湿带、寒温带、亚寒带植物,生活着200多种脊椎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羚羊、绿尾虹雉等12种国家一类保护动物和珙桐、红豆杉、连香树等近百种濒临灭绝的珍稀动植物,被专家们誉为罕见的物种基因库。

从北川县城出发,到达小寨子沟约90多公里,崎岖的山区,越往山里走,人迹越稀少,树木越茂密,路旁的河水清澈见底,从山谷里迭宕而来,撞击在巨石上,水花四溅,发出隆隆的声响。近年来,由于实行了严格的森森保护措施,山上的树森也越来越茂盛,远远看去,一座座山峰挂在白云深处,像一座座绿色的画屏。

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分为小寨子沟、凌冰沟、磨子沟、瓦西沟、里里沟等几条沟壑,每条沟的景色各不相同,风光各异。从龙门洞峡谷开始,沿着青片河溯流而上,一路上几乎没有路和桥,有时必须脱掉鞋,挽起裤管,淌过湍急的河水去寻找新的路。著名的小寨沟三迭前面天突然阴下来了,原来是两旁的山陡然合在一起,只留下一条小小的缝。从缝里望去,只见一条飞瀑从山顶上直泄而下,挂起了一条美丽的彩练。瀑布的水花在岩石上四溅,在阳光的照耀下形成一道五彩绚丽的彩虹。

小寨子沟有大大小小好几十处瀑布,随处可以看见瀑布从崖上飞泻而下,最著名的“三迭瀑布”。瀑布分成三段飞流直下,其景蔚为壮观。

 

叠溪海子则位于中国最大的羌族聚居地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境内,岷江上游岷山脚下,是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黄龙旅游沿线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叠溪海子湖面海拔2258米,原为叠溪城,为古代边防重镇。扼川西平原通松潘旱地及青海、甘肃交通要塞。历代为重兵把守。据《茂州志》记载;汉元点六年(元前111年)即在此置蚕陵县,后历代多变。民国时属茂县所辖叠溪区,城内商贾云集颇为繁华。

1933年8月25日15时50分30秒,叠溪发生75级地震。叠溪城中心部分在剧震发生的几分钟内几乎笔直地陷落,呈单条阶梯状地震的下滑距离达500-600米。曾溪城及附近21个羌寨全部覆灭.四周山峰崩塌;堵塞岷江;形成11个堰塞湖。伤亡人数近万人。这就是历史上著备的“中国叠溪大地震”。叠溪海子就是由于这次大地震而形成。其最深处达98米,平均深度82米,蓄水量达1.5亿立方米,湖面面积350多万平方米。

从小寨子沟穿越到叠溪海子,整条线路海拔起伏较大:第一天需从海拔2000多米的小寨子沟上升到3300米的牛棚子扎营;第二天则需继续上升到4200米的和尚头垭口,再下到2000多米的叠溪海子。

 

 

8月18日

18:30我们一行10人从成都出发了,途经绵阳、安县、北川县,终于在19日凌晨0:30到达了小寨子沟的西窝羌寨,并受到隆重的羌族迎接仪式。酒足饭饱后,我们便休息了。

8月18-20小寨子沟穿越叠溪海子 

照片01

 8月18-20小寨子沟穿越叠溪海子

照片02

 

阿狼、哈佛、JUJU、弯弯、小基、屿陌、鱼鱼(女)、飘淼(女)、桃花三月(女)、兰兰(女)

 

8月19日

在等待向导准备好所有的物资后,我们于9:00从西窝羌寨出发了。司机将我们送往10多公里外的凌冰沟。车在山青绿水间行驶着,最后停在了公路的尽头——两河口。

在向导的带领下,我们进入了右边的山沟。接下来的行程便始终沿着河水逆行而上。小河边的那条把队员手臂挂遍体鳞伤的密林小路与26次趟水过河的行军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8月18-20小寨子沟穿越叠溪海子 

照片03

 

尽管这段逆水而上的路不长,但密林穿越、跨河行进却让我们花费了不少的时间。在跳过最后一块过河的石头后,我们总算走完了今天的第一段路,并停在路边午餐。

8月18-20小寨子沟穿越叠溪海子 

照片04

 

今天行程的第二段是沿着大山右侧提升海拔高度的。毕竟第一段路没多少海拔的升高,所以这段路是比较累人的。

我们进入一片竹林后便开始了“Z”字型的上升线路。在漫长的上坡路中,我渐渐地调整好了自己的行进节奏,并追上了前面的队员。经过近2个小时的上升,我们终于走出了竹林,周围的植被也变成了低矮的灌木与草丛。回首深不见底的山谷,心中颇有成就感。

在低矮的灌木与草丛中行走,我不停地用登山仗拨开遮蔽了小路的灌木与草丛,生怕因看不见路况而出现意外。在单调的路上,对面山上的一条瀑布给了我这头“色”驴一点点的精神刺激,于是赶紧拿出DC拍起来。

8月18-20小寨子沟穿越叠溪海子 

照片05

 

随着海拔的不断攀升,大家的体能也下降得很快。得知山对面那高高山顶的牛棚子才是我们今天扎营的位置后,我开始催促大家赶紧赶路。因为凭经验我估计天快要下雨了,而且离天黑也只有2个小时的时间了。

又是半个小时的路程后,我们走完了这第二段山路,终于走到了今晚扎营休息的山坡一侧。

接下来近一个小时快速提升海拔高度的山路,把我累得半死。不过好在大家还是在天黑之前赶到了营地,并搭建好了自己的安乐窝。

8月18-20小寨子沟穿越叠溪海子 

照片06

 

照片07

8月18-20小寨子沟穿越叠溪海子 

由于大家都比较疲倦,所以在吃过晚饭后就都睡了。

 

8月20日

尽管今天计划应该是6:30起床的,但帐篷外的小雨还是让大家多睡了半个小时。

为了照顾昨天体力不支的女生,我们决定在男生中选一个最重的包给向导背,而那个男生则帮女生背包。同行的队员在权衡了利弊后,我便成了最终的受益者。

浓雾将整座山体笼罩得严严实实。又是9:00,我们在向导的带领下出发了。尽管今天是在舒服的高山草甸上行走,但毕竟此处高海拔较高,再加上一晚的露水又让帐篷重了好几斤,所以今天的上升并不轻松。

渐渐调整好状态的我再次从队伍的最面走到了前面。看见那些背了大包在高山上苦苦挣扎的队友们,心中不免有些愧疚。

估计是向导的经验不足,居然在大雾紧锁的山上失去了方向,并丢下我们独自找路去了。好在我们10人团结一心,始终走在一起,并最后蜷缩在山崖边安静地等着向导回来。

时间在担惊受怕的等待中一分一秒地流走着……向导的身影终于出现在对面的山崖上,并示意我们过去。

小心翼翼地通过了长满高山低矮杜鹃的山崖后,我看见了山上的放牛小路。尽管能见度还是只有10米左右,但经验告诉我此时肯定不会有危险了。

就在队友的怨声载道中,我们步履蹒跚地到达了垭口。热情好客的垭口藏民拿出好酒好肉给历经了有惊无险的我们压惊。

在风雨大作的垭口休息了片刻后,我们便开始下山了。队伍前后呈一字排开,并在保证每名队员能看清前面队员的前提下行进着。

可能是老天被我们虔诚的行为感动了,终于在下山没多久后给我们吹散了雾气,并灿烂地笑了。

8月18-20小寨子沟穿越叠溪海子 

照片08

 8月18-20小寨子沟穿越叠溪海子

照片09

8月18-20小寨子沟穿越叠溪海子

照片10

 

顺着一路青草的山路,我们愉快地行走着。直到我们在山脊上看见了山下的公路、村庄和本次穿越的终点——叠溪海子。

8月18-20小寨子沟穿越叠溪海子

照片11

8月18-20小寨子沟穿越叠溪海子

照片12

 

由于下山没有危险,且下山是我的强项,所以在今天的第三段路途里,我与另一名队友甩开了大部队走在前面,并快后面1个小时先行到达终点,为后面的队员作好后勤工作。

在茂县晚饭后,我们于21日凌晨1:30平安地回到了成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