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陆游《钗头凤》的真伪之谜(胡文炜)

(2025-10-08 11:51:34)

陆游《钗头凤》的真伪之谜

 

网上看到一个自称“石破天惊”的视频,见下图。其实至少50年前就已有学者讨论过,最终只能历史留下的一个谜。

陆游《钗头凤》的真伪之谜(胡文炜)

陆游《钗头凤》的真伪之谜(胡文炜)

 

陆游《钗头凤》的真伪之谜

胡文炜

 

原载《越文化研究通信2009年第6

收入2010年8月中国戏剧出版社绍兴历史文化之谜69-72页

 

陆游的两首《钗头凤》知名度很高,被认为是他与前妻唐婉相见后写在绍兴沈园的壁上。此事一再被改编成故事、戏剧,至于被写入散文、诗词那更是不计其数。但是一直来也有人对此提出不同意见,认为这两首词与唐婉无关。

陆游与唐婉的故事见诸宋人的笔记:

一是陈鹄的《耆旧续闻》:“余弱冠客会稽,游许氏园,见壁间有陆放翁词云:‘红酥手,黄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笔势飘逸,书于沈氏园,辛未三月题。放翁先室内琴瑟甚和,然不当母夫人意,因出之。夫妇之情,实不忍离。后适南班士名某,家有园馆之胜。务观一日至园中,去妇闻之,遣遗黄封酒果馔,通殷勤。公感其情,为赋此词,其妇见而和之,有‘世情薄,人情恶’之句,惜不得其全阕。未几,怏怏而卒,闻者为之怆然。此园后更许氏。淳熙间,其壁犹存,好事者以竹木来护之,今不复有矣。”辛未为绍兴二十一年(1151)

二是周密的《齐东野语》:“陆务观初娶唐氏,闳之女也,于其母夫人为姑侄;伉俪相得而弗获其姑。既出而未忍绝之,则为别馆,时时往焉。姑知而掩之,虽先知挈去,然事不得隐,竟绝之,亦人伦之变也。唐后改适同郡宗子士程。尝以春日出游,相遇于禹迹寺南之沈氏园,唐以语赵,遣致酒肴,翁怅然久之,而赋《钗头凤》一词,题园壁间云……实绍兴乙亥岁也。”乙亥为绍兴二十五年 (1155)

三是刘克庄的《后村诗话》:“放翁少时,二亲教督甚严。初婚某氏,伉俪相得,二亲恐其惰于学也,数谴妇。放翁不敢逆尊者意,与妇诀。某氏改事某官,与陆氏有中外。一日,通家会于沈园,坐间目成而已。”

后来有人对此提出质疑,清吴骞在《拜经楼诗话》中认为:“陆放翁前室改适赵某事,载《后村诗话》及《齐东野语》,殆好事者因其诗词而傅会之。《野语》所叙岁月,先后尤多参错。且玩诗词中语意,陆或别有所属,未必曾为伉俪者。正如‘玉阶蟋蟀闹清夜’四句本七律,明载《剑南集》,而《随隐漫录》剪去前四句,以为驿卒女题壁,放翁见之,随纳为妾云云,皆不足信。”此后有的说“疑亦小说家傅会,不足深信”(王士祯《带经堂诗话》)。有的认为“语极俚浅”(吴衡照《莲子居词话》)。  而且前面的三则记载,在时间上不相一致。

后来的质疑者还认为“手、酒、柳”不庄重,因为据祝穆《方舆胜览》:“建康有凤州柳,蜀主与江南结婚,求得其种。凤州出手、酒、柳。曾作诗云:‘蜀主幽封遣使时,其根原自凤州移。柔荑()醽醁 ()今安在?唯有青青拂地垂()。’”彭乘《墨客挥犀》:“陕西凤州伎女,虽不尽妖丽,然手皆纤白。州境内所生柳,翠色尤可爱,与他处不同。又公库多美酿,故世言凤州有‘三出’,谓‘手、柳,酒’也。”吴熊和教授在《陆游〈钗头凤〉词本事质疑》一文中认为《钗头凤》词调是在蜀中流行,词中“满城春色宫墙柳”的“宫墙”与沈园无关,凡陆游所写有关“宫墙”的诗词都发生在成都。

从词的本身看,按照当时场景,陆游不可能把“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这样的话写在墙壁上,否则赵士程看了会如何,岂不是给唐婉难堪?如果真有此事,那么“东风恶,欢情薄”就是骂他母亲了,陆游出生于历代仕宦诗礼之家,不会有这样的话出口。陆、唐、赵三家有亲戚关系,陆游的做法,使他的母亲、婉、赵士程、后任妻子王氏都有点下不了台所以如果《钗头凤》是陆游写给唐婉的,那么他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即对与他结婚生子的王氏不忠;对生母是“不孝”;唐婉已走上新生活之路,再写这样的词刺激她,是“不仁”;赵士诚以礼相待,陆游却重翻他人妻子的旧情,给别人的生活投去阴影,是“不义”。黄世中教授在《〈钗头凤〉与沈园本事考略》一书中,还考证出陆游前妻唐氏非绍兴籍的唐闳之女,而是文学气节为一世师表的江陵人士唐意之女,名字也不是唐婉,而是唐琬。

吴熊和等提出《钗头凤》其实是陆游在蜀时的赠妓之作,他在成都跟妓女有染,多见记载。因为当时主和派得势,他不得不离开抗金前线,从而感到壮志难酬,便出入酒楼歌肆,人们讥他颓放,他索性自称“放翁”,《钗头凤》正是这样的背景下所作。后人将这两首词附会出他与前妻的一段感情故事来。陶喻之的《陆游婚外情释证》一文(收入《陆游与越中山水》人民出版社2006)则认为“陆游平生先后有原配唐氏、继室王氏和小妾杨氏三位爱侣”,《钗头凤》词“并非青年陆游于山阴沈园偶晤前妻唐氏遂倾吐衷肠,而是半百放翁跟小妾杨氏发生婚外情后期,先冷落后邂逅于锦官城(成都)东张园向她的忏情之作。”

反驳的理由很充足,然而陆游与沈园的关系又不容否认。在《剑南诗稿》中关于沈园的诗有十多首,其中一首的诗题是《禹迹寺南有沈氏小园,四十年前,尝题小阕壁间,偶复一到,而小园已三易主,刻小阕于石,读之怅然》,此诗作于绍熙三年 (1192)。从绍熙三年上推四十年,应是绍兴二十二年。诗中有“坏壁醉题尘漠漠,断云悠梦事茫茫”,说明当年他确实在沈园写过题壁诗,而且还是喝了酒以后题的,四十年后再来,看了“小阕”如“断云悠梦”一般。还有一首《春游》:“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提到了与沈园有关的“美人”。最为传诵的是《沈园》二首:“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诗中有“惊鸿”,有“梦断香销”,明显与感情有关。如果《钗头凤》与唐婉无关,那么诗中的“惊鸿” 和《春游》中的“美人”指的是谁?“梦断”又指的是什么?尤其是陆游在沈园“坏壁醉题”的小阙是一首什么样的词?

因而陆游的两首《钗头凤》究竟与唐婉有没有关系,这只能说是一个历史留下的谜。

陆游《钗头凤》的真伪之谜(胡文炜)

陆游《钗头凤》的真伪之谜(胡文炜)

陆游《钗头凤》的真伪之谜(胡文炜)

陆游《钗头凤》的真伪之谜(胡文炜)
胡文炜,浙江绍兴人,长期供职粮食部门,群众,会计师职称。坚持业余写作研究四十年。是中国红楼梦学会第八届理事,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绍兴市越文化研究会第三届副会长,绍兴文理学院越文化研究院兼职研究员。已正式出版著作《贾宝玉与大观园》《红楼梦欣赏与探索》《红楼梦后四十回的作者是曹雪芹》《赵之谦家世》《会稽山志》(有盗版)《绍兴历史文化之谜》(有盗版)《绍兴文史纵横》《绍兴山岭古道记略》《越地咀华》《乡村遗影》,参与写作的多种。七十多家报刊发表过作品总计纸质字数三百五十万。2010年开始从山区到平原沿海,到过二千五百个自然村,以图文记录乡村面貌大变动时期的基本状态。多次以论文入选后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获全国“书香之家”“全国职工读书自学活动积极分子”等奖项数十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