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这种鸟叫乌鸫(俗名“百舌”)

(2012-09-10 13:38:10)
标签:

我记录

杂谈

这种鸟叫乌鸫(俗名“百舌”)

http://s12/middle/4d4f1f87nc9526eb2a85b&690
在科大校园经常可以看到这种鸟,虽然貌不惊人,但在春季,它的鸣叫声却很婉转动听。一直因为不知道它的大名而耿耿于怀。今天“科大学生观鸟会”招募会员,见到一张宣传册,才知道它大名叫乌鸫,俗名叫“百舌”。下面是它的雏鸟。
http://s8/middle/4d4f1f87nc95277906897&690
(两张照片在以前的博文中已发)
从网络上粘贴一下内容

乌鸫(Turdusmerulemamdarinus),亦称"乌(春鸟)",鸟纲,雀形目,鸫科。体长约300毫米,全身黑色,但嘴黄色,鸣声嘹亮,春日尤善啭鸣,其声多变化,故又称"百舌".,常在田圃或疏林间地上觅食,以甲虫、等多种昆虫为食,为农林益鸟,也掘食蚯蚓。受惊则飞上枝头,营巢于乔木上。为我国长江流域,华南和西南各地常见的留鸟。

 http://a2.att.hudong.com/13/83/01300000165486121722836323507_s.jpg

 

现录古人盛赞乌鸫的诗若干如下:

“望簧百瞬音韵多,舌端万变乘春辉,黄鹏吞声燕无语,索莫无言高下飞。”(唐·刘禹锡《百舌吟》)

“上兰门外草垂莹,末央宫中花里栖。亦有相随过御苑,不知若个向金堤?入春解作干般语,拂曙能先百鸟啼。万户干门应觉晓,建章何必听鸣鸡。”(唐·王维《听百鸫》)

“百舌来何处,重重只报春。知音兼众语,整翻岂多身。花密藏难见,枝高听转新。过时如发口,君侧有谗人。”(唐·杜甫,因受《易·通封验》“仲夏之月,反舌无声;反舌有声,佞人在侧”启发所作的诗,大意是说乌鸫是一种能辩忠奸的鸟。)

“众禽乘春喉吻生,满林无限啼新晴。就中百舌最无谓,满口学尽众鸟声。”宋·文同《咏百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