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如是说 |
生一过二十八,从此再无青年节。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对于已经翻过二十八这篇,岁岁年年人不同的亚中年来说,再也没有年年岁岁花相似的这一天了。每重复一次,都是把记忆的深沟又多刨了一层,直到裸露出坚硬的花岗岩,敲一敲,感叹一句,岁月那么长,回忆这么短。
所以,当回望这个青春的节日时,流淌点怀念的伤感,才像是真正地经历过本该有过的青涩。
经常看到一些少年老成的小伙伴,成熟、稳重、懂事,老师、家长眼中靠谱的孩子。可从青春期起,十几年过去了,心中一直有个疑问,在叛逆的青春期,“成熟”的体验是一种怎样的感受?会不会在若干年后回想,还没有经历就已经结束的青春,是不是始终缺点什么?
或者,真正有过的青春,又该有些什么?
也许,该有一些勇气吧!虽然这勇气可能来自于无知者的无畏,没有顾虑、没有束缚、没有压力,仅仅是心头一热,或者是哪句话上头,便荷尔蒙激增,甚至原本义无反顾的勇气,变形成无头无脑的冲动。
某次和朋友一起聊天时还说起,那时流行的《古惑仔》系列,多少次看完那些扑街的少年,都会泛起丝丝亢奋,典型无知无畏的冲动。不过,在该二的年龄里二过,也不至于错过该有的经历,心里的早熟和早夭都会因为错过应有的经历而遗憾。
时至今日,此处的冲动,却也有些难能可贵。毕竟,顾虑重重、瞻前顾后的犹豫面前,这冲动,即便是惩罚,也聊胜于日渐消退的勇气。
成长的代价之一,或是在现实的面前,自己选择的妥协,尚未迟暮,却已怯懦,牺牲尊崇于内心的感受,不再拥有决绝的勇气。
此刻,对青春勇气的怀念,多是对未来坚定希望的向往。因为,难!
也许,青春还该有一些简单的纯粹!简单到懵懂,纯粹到弱智。不懂得人情世故,学不会察言观色,吃了糖就咧着嘴笑,疼了肉就掉着眼泪哭。
没有掩饰、没有做作、没有虚伪,只有分明的黑白,认定理的一根筋到底。就像跑步的阿甘,一步一步,跑,坚持跑。
想法多了,倒成了干扰的杂音,这舍不得,那放不下,哪那都是要周全的地方,反而没了一如既往的坚持。
成长,学着用壳把自己包裹起来,以为这是安全的依靠。尝试着假装江湖和世故,久而久之,却会真的忘了原本的初心,分不清孰真孰假,留下造作的背影。而那壳,脆弱的经不起自己假想的破灭。
单纯一些,或者是化繁为简,或者是回归常识,就算只是傻傻的后知后觉,也好过绞尽心力的邯郸学步。
细琢磨一下,青春就有这点好,不用费劲巴哈的讲道理,顺着惯性就自然而然地活出了好多简单的道理。
只可惜,终将告别青春,越长越大越复杂。又该如何用个青春的方式说结束呢?
艾青曾自问自答——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附庸一把,为什么我的心里怀念青春?因为我对这美好爱得深沉……
瞧,这就是青春,有说抄袭就抄袭的勇气,还有看上去一脸无辜的单纯。